首届甘肃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
11月2日至3日,由兰州大学文学院主办的首届甘肃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为期两天的论坛,法国国家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罗端(Redouane Djamouri)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李蓝研究员、浙江财经大学崔山佳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黑维强教授等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9位学者代表应邀作大会主旨报告,20所省内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9位学者和13位研究生分别参加了语音词汇组和语法组的发言和讨论。
开幕式上,兰州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霍红辉致欢迎词,简要介绍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办学历史和发展现状。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罗哲、甘肃省教育厅语言文字管理处处长刘彦文出席会议并讲话。甘肃省语言文字学会副会长、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文轩先生评价了甘肃汉语方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认为甘肃是汉语方言的富矿区,是研究汉语方言的一片沃土。其决定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甘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经历了八千年的文明史;二是甘肃地域广袤,形成了方言纷呈的局面;三是甘肃自古夷夏交接,战乱频仍,人员迁徙流动十分剧烈;四是甘肃是多民族杂居之地,汉民与蒙、藏、裕固、东乡、保安、撒拉等族言语异声,汉藏语系与阿尔泰语系语言密切接触,交叉渗透,形成了众多色彩斑斓的双语版块。开幕式由兰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敏春芳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共进行了两场大会主旨报告,一场研究生论坛报告,共提交论文40余篇,主要涉及甘肃方言的共时与历时研究、西北方言与民族语言的接触研究等内容。2日上午开幕式后的第一场大会发言,由法国国家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罗端研究员、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莫超教授、浙江财经大学崔山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李蓝研究员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雒鹏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西北方言体貌标记的产生与发展:唐汪话为例”“甘青语言区域汉语方言语法的嬗变”“甘肃方言中的特殊语法现象”“疑母在甘肃的读音类型及相关音韵问题的讨论”和“甘肃方言中的‘的’的语音类型与本字”。
2日下午进行了分组发言和讨论。各小组的报告既题旨鲜明、内核凸出,又内容多样、形式多彩。会场氛围十分热烈,充分展现了甘肃方言的研究现状与成果。语音词汇组涉及方言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方言本字考证、田野调查的音系解释、实验语音学角度的字调分析等内容,由王宝红、朱富林、雷春辉、邓文靖、何茂活、陈晓强、洪帅和王天霞分别带来题为“清末民国甘肃地方志中的方言资料初探”“复数标记‘曹’在甘肃方言中的隐现”“从秦陇方言看‘告’‘号’‘靠’同源”“西北方言字调尾音下降现象分析”“《广韵》《集韵》所见河西地名异写考校九则”“《周易》陇西方言古语词考释四则”“汉语方言中的转喻式购买类动词研究”和“泾河、渭河流域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语法组既有甘肃及其他方言区的相关讨论,如罗堃、罗雪萍、刘志刚、马玉红和芦兰花、焦浩的“预期与反预期:陇东方言里的语气词‘么’与‘可’”“庆阳方言介词释例”“西北方言中 “下[xa]” 的语法化研究——兼论‘哈’与‘下’同源”和 “学科交叉视域下的河州话研究”“青海湟源方言‘着’的虚词用法”和“河北辛集方言副词‘对’研究”,还有汉语与其他语言接触的探讨,如杨同军和法国学者朱莉分别带来题为 “东干语标准语的形成及东干文-汉文转写中的用字问题”“浅谈东乡语的反身领属标记和汉语的关系”。
2日晚还举行了研究生论坛,陕西师范大学黑维强教授和山西大学史秀菊教授,主持并点评13位硕博研究生在语音词汇组和语法组的发言。多位学者也莅临旁听,给予指导和建议。
3日上午第二场大会报告由史秀菊、黑维强、刘永华和敏春芳分别带来题为“对山西方言人称代词‘弭’‘每’‘满’‘们’来源的思考 ”“陕北地名用字“坬”的词义、读音及历史溯源 ”“中原官话区直陈语气词‘唉’‘该’‘唦’的来源”和 “语言接触视角下临夏话述补结构研究”。莫超教授主持闭幕式,各小组代表对每组的报告题目、研究方法和角度进行了简要汇报。最后,由主持完成“甘肃方言调查”项目的负责人,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李蓝研究员作会议总结,建议与会学者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细化和深入研究甘肃方言。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段落,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主干路径,是早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这里的方言更多伴随着古代中外交流者的影子。因此,学界公认甘肃是汉语方言的富矿区,是研究汉语方言的一片沃土。甘肃方言的收集与研讨历史漫长,历久弥新。首届甘肃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将是甘肃方言研究的新起点,甘肃方言的研究者将肩负着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间紧迫感,努力将甘肃方言的研究做深做细,做强做大,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文:张黎 图:王玉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首届甘肃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
相关推荐
- 浙江大学田鹤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朱艺涵教授做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年第四十九期“格致?创新”论坛
- 疫情再起严冬寒?学术碰撞会场暖——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年会举行
- 基础医学院赴贵州参加高考招生咨询会
- 兰州大学召开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推进会
- 经济学科专业老师荐书展在图书馆举办
- 第十届中华健康快车·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举办
- 兰州大学举办第三届西部高校计算机学院院长论坛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吴岚冲校友为文学院师生作线上讲座
- 固基求实 ?寻绎更富价值的大学生活——校长严纯华为暑期学校之“学在兰大”专题研讨班作首场报告
- 兰州大学团委获“2021年度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表彰
- 技术与新闻融合——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
-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届委员会二次会议在兰州大学召开
- 哲学社会学院举办校友论坛
- 我与兰大的二次握手
-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全体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
- 兰州大学召开医学部(医工委)教师干部大会
- 甘肃省副省长张世珍一行来兰州大学调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 马克思主义学院2项目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立项
- 兰州大学2家智库机构入选2020年CTTI来源智库增补名单
- 齐心战疫,云端传知——经济学院有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