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苏杰教授应邀来兰州大学开展“古文献·新探索”系列讲座
10月3日至4日,应兰州大学文学院、萃英学院邀请,复旦大学古籍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苏杰教授在兰州大学萃英学院和文学院作了“古文献·新探索”系列学术讲座,并开展学术沙龙。讲座由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魏宏远副教授主持,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和萃英学院的本科生参加了讲座。
“古文献·新探索”系列讲座和沙龙围绕西方校勘学相关内容展开,关注西方学者的校勘学理论,西方校勘的科学化倾向和具体应用,并对过度科学化倾向提出思考和质疑,为同学们打开了拓宽学术视野、了解西方校勘学的窗户,为古典文献学专业提供了学术研究的新视角,为文学院、萃英学院迎来了引进西方校勘学及复旦大学古籍所宝贵经验的发展契机。
3日上午,苏杰在萃英学院813教室作了“西方校勘学中的经验法则”讲座。他从文本传播的技术阶段、中西进入印刷传播阶段的时间差异等方面探讨了中西文献的可比性,并详细介绍了中西校勘学比较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得出结论:“西方学者对文献误例的总结更趋简明,比较中西校勘学的文本讹误类型,证明人类是大致相通的,至少在犯错误的时候。抄工在抄录时倾向于有共同的心理失误,与此相反,又都出于同样的心理动机对文本进行修正,但是中西校勘家对讹误的理解却大异其趣。”他还探讨了异文取舍之难并总结“异文取舍原则”,先引用胡适为《校勘学释例》一书所作序文,指出“其实真正校书的人往往是先见古书的异文,然后定其是非”,然后引用A·E·豪斯曼的观点阐述了异文取舍之难,并结合具体事例详细介绍了西方校勘学家总结误例而得出的四项“异文取舍原则”:取难不取易,取短不取长,取异不取同,取俗不取雅。最后,他通过举例和对比得出结论:“异文取舍原则”等西方校勘学经验法则也适用于中国典籍的校勘,中国早期校勘者也有类似倾向。
3日下午,苏杰在萃英学院813教室作了“西方校勘学的科学化倾向”讲座。他提出“更科学化”的方法应当就是谱系法,又称拉赫曼方法,介绍了谱系法的发明权。他依次介绍了谱系法的原理、适用条件与异文取舍,先从文本传承过程中的“正确”与“忠实”谈起,指出真实的文献复制传播过程非常复杂,并对校勘的终极目标和暂时小目标进行了区分,“正确”是校勘的终极目标,而考量“忠实”与否则作为文本校勘的暂时小目标。之后,区分了“原型”与“原本”、“对校”与“修正”、“区分性讹误”与“联结性讹误”、“传达”与“忠实”等概念,界定了谱系法的适用条件。最后,他结合学术时代风尚的历史背景,对西方校勘学中的谱系法和种系发生学方法进行阐述,讨论了种系发生与文本演化之间的相似性,并介绍西方校勘学运用计算机等工具并借鉴种系发生学进行校勘的新实验和新成果,揭示出西方校勘学中的科学化倾向。同时,他对科学方法在校勘领域的适用性提出质疑。
3日晚,苏杰应邀至逸夫文科楼315会议室参加了文学院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学术沙龙。沙龙由谢一丹博士主持,苏杰和魏宏远逐一点评,师生间就讲座内容、文献校勘及论文写作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同学们就“西方校勘学”的概念、西方校勘方法在传记整理中的运用、校勘过程中底本的选择、文献整理中问题的提出等各抒己见,苏杰耐心地解答了大家的困惑并做出点评,肯定了兰州大学文学院和萃英学院勤奋踏实、刻苦钻研的学风。通过这场精彩的学术沙龙,加深了文学院研究生对“西方校勘学”的认识与理解,解决了同学们论文写作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4日上午,苏杰在逸夫文科楼315会议室作了“西方现代文本校勘”讲座。他区分了古典文本校勘的目标和现代文本校勘的条件,并依次介绍“文本发生学”、“新书志学”、“底本法”、“作者意图理论”、“文本社会学理论”等西方现代文本校勘理论和方法。苏杰指出,“文本发生学”是在对手稿的研究中形成的,重点在研究作为文本形成过程的书写,其目标是以实证的方式重建写作过程的事件链条;“新书志学”可分为“列举书志学、描写书志学、分析书志学、文本书志学”,其与“新批评”研究有所不同,新书志学是历史的、关注文学生产、文本校勘研究,以作者意图为理论的核心和归趋;“底本法”则辨析了“实质性异文”和“非实质性异文”的不同,而底本只管辖“非实质性异文”;此外,对“作者意图理论”和“文本社会学理论”作了重点讨论,阐述了作者原始意图是否能不受干预地传达出来、文本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性问题等。系列讲座的尾声,苏杰结合前一天座谈会上同学的问题,谈及理论与文献学的矛盾,引用塞亚·柏林以“刺猬”和“狐狸”代指“哲学家”和“文献学家”的比喻,犀利地指出理论和语文学是冤家对头,并勉励同学们要熟悉古代语言文学,熟悉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提出中国学者常说“浸淫其间”与萨义德所理解的语文学:“念兹在兹,终身以之”正可相照。唯有如此的投入和专注才能抵达陈寅恪所说的“真了解”。最后,苏杰以尼采谈论语文学“这门手艺必须慢慢从事,不慢,不能成其事”的名言以及吴金华先生常说的“要聪明人下笨功夫”勉励同学们“爱语文”、“爱智慧”,用灵活的指和眼从事校勘学。
苏杰系列讲座和研究生沙龙是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古文献·新探索”研究生讲座课程的开启。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立足于中西比较文献学的学术前沿,关注西方校勘学最新学术成果和前沿理论,汲取复旦大学古籍所翻译和整理西方校勘学著作的宝贵经验。金秋十月,正是丰收时节,苏杰三场讲座和一场研究生沙龙精彩迭出,妙语如珠。文学院和萃英学院师生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努力将中西校勘学融会贯通,运用于论文写作的实践,不断开拓学术视野,由此将迎来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新发展和新征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复旦大学苏杰教授应邀来兰州大学开展“古文献·新探索”系列讲座
相关推荐
- 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做客“外国语学院学术论坛”
- 美国南加州大学刘曼冬博士做客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
- 陈发虎院士团队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研究显示亚洲沙尘暴两千年前主因已为人类活动
- 2020-2021年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学科群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 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福国看望南志标院士
- 管理学院发起并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领导国际学术会议在越南召开,政府绩效国际学会宣布成立
- 【“三走进”系列报道】“政因有你,气象一新”——大气科学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举办2019年迎新晚会
-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北京校友组织举办“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走向”学术研讨会
- 兰州大学召开第十周工作调度例会
- 兰州大学党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人事人才、七届五次教代会等工作
- 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选美国《考古学》杂志2019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 兰州大学举办离退休教职工“盛赞光辉岁月 讴歌伟大时代”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展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护人员抗击新冠疫情前线日志(十二)
- “献礼百年,舞动青春”兰州大学举办第六届啦啦操大赛
- “文化传承与传播:兰州大学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暨第八届亚洲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北京开展校友走访、学术交流、人才招聘、就业拓展、招生宣传工作
- 任继周院士主编的《草业大辞典(第二版)》获国家出版基金立项资助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特聘教授贺缠生当选美国地理学会会士
- 兰州大学校友总会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一行赴粤开展校友走访活动
- 同心同向 齐心协力 在一流大学建设征程中创造新辉煌——兰州大学召开第八周工作调度例会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