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虎院士团队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研究显示亚洲沙尘暴两千年前主因已为人类活动
依托距今2250年的高山湖泊记录,对比粉尘源区人口数量、夏季风降水量和沙尘暴强度后,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团队揭示,两千年前,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亚洲沙尘暴的主要因素。
沙尘暴(图片来自世界气象组织)
该项题为“Asian dust-storm activity dominated by Chinese dynasty changes since 2000 BP”的成果于英国时间2月20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2月20日18时)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可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人类活动和植树造林的政策调控提供科学支撑。该论文第一单位为兰州大学,陈发虎院士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18级博士生陈圣乾为并列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陈发虎院士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刘建宝研究员。
陈发虎表示,科学评估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尘暴中的相对贡献是极具挑战的前沿科学问题。
团队过去的研究发现,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对中国文明的历史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在工业革命以前,季风增强时,朝代强盛(如汉、唐、宋);而季风减弱时,朝代容易发生更替(如唐末、元末、明末)。目前,我国对过去两千年来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及朝代更替的影响已经有较好的研究,拥有相关的可靠演化历史重建及其影响的关联研究。
但是,对于东亚夏季风降水引起文明更替后的生态效应一直是未被科学界探索的科学问题,特别是气候环境变化导致人类活动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环境改变还缺少科学考证。
刘建宝表示,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2009年9月,陈发虎带领团队钻取了山西北部,吕梁山山顶名为“公海”的高山湖泊的湖芯样本。“该湖泊位于黄土高原之上,没有受到直接人类活动干扰,是研究亚洲沙尘暴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理想载体。”
课题组成员野外钻取湖芯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沉积最厚的沙尘暴堆积区,其面积达到64万平方公里。粉尘从源区扬起,大量沉降到黄土高原,因此,该区域的研究可揭示亚洲沙尘暴的历史。
通过提取样品中的沙尘暴组分(沉积物中直径为19至78微米的粗粉砂组分),团队重建了过去2000年亚洲沙尘暴的历史。“该湖芯样本覆盖了过去2250年的沙尘暴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30年,与秦朝建立的时间相当。”陈圣乾说。
通过对比过去2000年沙尘暴记录、粉尘源区人口数量以及夏季风雨量,团队揭示了两千年来亚洲沙尘暴的变化规律——东亚夏季风增强时,降雨增加,生态趋好,战乱减少,王朝兴盛(如汉、唐、北宋、明朝等),人口迅速增加,农业发展,开垦草原和荒漠草原为农田,林草植被遭到破坏,进而粉尘源区扩展,最终导致沙尘暴活动快速上升;相反,东亚夏季风减弱时,降雨减少,气候恶化,国家动乱纷争(如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等),人口迅速减少,游牧民族南侵,农牧界线南移,沙尘源区植被恢复,生态环境转好,沙尘暴活动减少。以上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不仅对我国朝代文明的更替具有重要的影响,还产生巨大生态效应。
过去2000年沙尘暴记录(b)和粉尘源区人口(a)以及夏季风雨量(c)的对比
“两千年前,人类活动已超越自然变率,成为影响亚洲沙尘暴的主要因素。”刘建宝说。不论未来气候如何变化,减少人类活动是控制该地区沙尘暴活动唯一有效的措施。因此,在该地区因地制宜地实施可持续土地利用政策(如退耕还林还草)将十分重要。
2008年3月中国东部一次强沙尘暴(图片来自NASA)
近年来,在季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领域,陈发虎院士主导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特别是在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及其驱动机制、自然和人为暖期夏季风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迥异、东亚夏季风影响下人类活动对地表过程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连续在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极大拓展和丰富了地理学研究,深化了学术界对原有东亚夏季风系统理论的认知,三篇论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4765-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陈发虎院士团队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研究显示亚洲沙尘暴两千年前主因已为人类活动
相关推荐
- 汗撒运动赛场?青春梦想飞扬——兰州大学举行2020年新生体育运动会
- 兰州大学新教职工活动中心建成
- 上海外国语大学姜智彬教授与华南理工大学段淳林教授做客新闻与传播学院“群策大讲堂”
- 甘肃省文明办测评考核组来我校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测评考核工作
- 管理学院举办首届本科生学术论坛
- 兰州大学在中国高校校报2018年度好新闻评选中获六项大奖
- 兰州大学党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学校近期重点工作
- 甘肃省政协人资环委主任王军一行来兰州大学黄河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
- 兰州大学党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创新创业大楼等5个建设项目方案设计竞赛中选方案
- 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周线上讲座
-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第九届全国重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协同建设研讨会
- 兰州大学举行2018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李少波助理教授学术讲座在管理学院举办
- 学校召开刊物出版工作调研座谈会
- 第十二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历史文化学院分会闭幕
- 兰州大学第二十一届教职工篮球比赛拉开帷幕
-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Fayyaz Ahmad研究团队发现减少石油燃料的使用可以显著地提升西北五省环境质量
- 凝心聚力 谋局开篇——大气科学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
- 2020年在甘高校研究生支教团交流合作论坛暨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 “欢迎回家 · 核你同行 · 共贺华诞”——记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职工代表师生座谈会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