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兰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永斌研究员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2020-10-08 0 新闻公告 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应兰州大学文学院邀请,9月23日上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永斌研究员在一分部逸夫文科楼102会议室作了题为“《镜花缘》与旅游文化”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张同胜教授主持,文学院副院长郭茂全及文学院研究生参与讲座。

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徐永斌研究员先向在座的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治学经验,他认为丰富的学习经历与勇于探讨未知知识领域有助于提供不同的学科认知和广阔的研究视域,因此建议同学们广泛涉猎文学之外的其他学科,扩充知识体系。

谈及本次讲座之主题,徐永斌研究员首先阐述了选题的价值和意义。20世纪80年代,“旅游文化”从西方传入中国,由于是舶来之物,因此“旅游文化”是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仍存疑问。那么究竟中国是否存在“旅游文化”?中国传统的游记作品是否符合“旅游文化”的诸种要求呢?随后徐永斌研究员以《镜花缘》为例从旅游文化的三大文化特征、六大基本要素入手,阐述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确乎有符合西方“旅游文化”的内容。《镜花缘》作为一本游记小说,符合反叛性、探险性、过程性这三个旅游文化特征,且包含了食、住、行、游、购、娱这六个基本要素,因此正是“旅游文化”在中国之一例。其中,徐永斌研究员着重分析了反叛性的旅游文化特征,他引用克罗姆顿及阿萨拉的理论分析,认为《镜花缘》中唐敖的旅游兼顾“逃逸”与“追求”两种因子,一方面是逃离失败的人生现实,另一方面是前往异境求取情感的满足与知识的收获。

张同胜教授与徐永斌研究员关于旅游文化进行了学理上的对话。其后,与会学生从中国古代部分文人对异域的妖魔化书写、李汝珍在《镜花缘》中的理想国等角度提出问题,徐永斌研究员一一作了认真而细致的解答。最后,郭茂全副院长作了总结,他认为徐永斌教授所分享的内容基于细致的文本阅读,具有极强的问题意识、方法论意识,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理论高度,并希望在场的研究生积极学习徐永斌教授的研究范式及研究路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徐永斌研究员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