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金课”——兰州大学举办《经典研读》公开观摩课
近日,由兰州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萃英学院共同组织的《经典研读(〈论语〉〈孟子〉)》公开观摩课在观云楼802教室举行。该课程是萃英学院为实施大文科学生培养改革,面向2019级人文萃英班学生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本学期由哲学社会学院陈声柏教授、历史文化学院吴炯炯副教授、文学院王莹副教授同堂讲授。公开课邀请了学校教学顾问冯博学教授、张克非教授、权绘锦副教授作为点评嘉宾,来自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及校内的20余名教师现场观摩了公开课。
公开课采用了研讨式教学方法,围绕《孟子》中的“性善论”,陈声柏教授针对主题提纲挈领的讲解后,三位同学分别从“性善论”发展源流、内涵和与荀子“性恶论”对比等展开论述。三位授课教师不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
讲评环节,陈声柏教授就讲解内容、论点、资料的收集及甄别方法等进行了阐述,吴炯炯副教授就郭店楚简的时代及其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莹副教授对同学们报告的内容做了进一步补充。随后,同学们与老师们一起就《孟子·告子章句上》的第三章展开了深入研读和讨论,再次体会“性善论”思想。
点评嘉宾对本次公开课给予了肯定,认为课程组织形式和讲授内容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体现了人文学科的交叉与交融,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冯博学教授希望同学们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迷信权威,培养批判性思维;张克非教授希望同学们和授课教师能处理好“读”与“思”、“说”与“听”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权绘锦副教授希望经典研读能发挥好引领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做好积淀和材料整理工作。
作为大文科学生培养方案中的一门核心课程,《经典研读》课程内容包含《〈论语〉〈孟子〉》《史记》《文心雕龙》《〈老子〉〈庄子〉》,分四个学期开设,由文学、历史、哲学专业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授课。通过鼓励不同专业教师合讲一堂课、共释同一篇文章,践行新文科建设理念,突破单一学科及其培养模式局限,促进本科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金课”——兰州大学举办《经典研读》公开观摩课
相关推荐
- 兰州大学帮扶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白家山村小组到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 甘肃省文明办测评考核组来我校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测评考核工作
- David Johnston教授应邀来外国语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 兰州大学周又和教授培养的景泽博士获国际期刊《超导科学与技术》学术奖励
- 总结成绩 分析问题 谋求发展——文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古稀校友重访至公堂
- 城关区区长高文阳一行来校协调解决兰州大学附属小学建设发展事宜
- 第三十七期『管理决策与数据科学研究团队』系列研讨会举行
- 兰州大学新增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厦门大学彭栋梁教授做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年第四十二期“格致?创新”论坛
- 学校领导带队赴哈尔滨工业大学调研
-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师生代表参加2019中国MBA西北联盟主席峰会
- 兰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赴敦煌中学开展本科招生宣传工作
-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春节留校学生慰问座谈会
- 新时代国家治理与乡村振兴的跨学科探索——中国社会工作农村、灾害、反贫困专业委员会2020年三联年会暨甘肃省社会学会2020年年会在兰州大学召开
- 王宁教授做客“萃英大讲坛”第一百八十八场报告会
- 公共卫生学院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 兰州大学召开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反馈会
- 王福通少将向兰大学子宣讲“两弹一星”辉煌成就和伟大精神
- 资源环境学院环境考古团队在第六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组织“丝绸之路文明演化与环境变化”分会场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