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孙玮教授应邀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作线上学术讲座
9月2日上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孙玮教授,应邀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新媒介、新生产、新文本、新交往:智能城市的传播实践》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君玲主持,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近400人参加。
讲座伊始,孙玮老师开宗明义地指出新生产是指新媒体崛起后媒介的专业生产,新文本指网络虚拟叙事文本,新媒介创造了新型交往关系和社会关系。然后,她将新媒介和城市的关系放到历史的视野中进行阐释。她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智能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新媒介技术,媒介成为这个时代基础性的要素,媒介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同时,现代性背景下,城乡关系发生反转,作为当前人类文明的主导生活方式的城市,其与人的发展也不断发生转变。
随后,孙玮深入阐释了新文本、新生产和智能城市的传播实践方面的问题。孙玮认为,随着媒介的历史变迁,媒介的文本与生产也不断发生更替,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在这种实践中发生改变。孙玮以抖音之城(2018年城市短视频)和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你的地方”为例,提出短视频影像实践串联了虚拟和物理的双重城市网络,创造了赛博城市的虚实互嵌、往来穿梭的景观。在她看来,“打卡”是人与城市的双重相遇,自拍是个人印迹的城市形象。因此,数字时代的短视频城市影像,作为一种具身化媒介实践,它汇聚了大众的个人印迹,呈现了公共的城市形象。
最后,孙玮明确提出智能城市的影像传播实践重塑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重塑了传播、媒介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她重新定义了传播的涵义:其一,传播是构成社会及主体的基础性要素;其二,传播是日常生活实践;其三,传播具有表征与交流形式的双重意义;其四,传播是编织关系网络。因此,媒介摆脱了再现世界的从属性,媒介即现实。
在交流环节中,孙玮与王君玲就智能城市传播的多种媒介形式、文本及价值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孙玮认为智能城市的传播形式是多样化的,各种媒介形式的城市实践都整合在智能城市传播之中。此外,她表示既有的媒介形式并不会消失,而是用一种数字媒介特有的方式整合在一起。
通过本次讲座,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拓宽了理论视野,获得了学术启迪,对传播和媒介的涵义有了新的理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复旦大学孙玮教授应邀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作线上学术讲座
相关推荐
- 学校领导出席“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高校联席会议暨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
- 兰州大学科研团队在我国旱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不断激发基层党建内生动力 ——兰州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总结
-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9年年会
- 秋雨绵绵聚美丽蓉城,欢声笑语叙兰大深情——兰州大学四川校友会2020年年会举行
- 丝路审美文化高级研修班(第3期)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推进会之青年论坛
-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工会举办“她在丛中笑”插花艺术鉴赏与实践活动
- 兰州大学举办第四届“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 妙音绕梁 和声鸣盛——兰州大学举行声乐套曲《敦煌廿咏》作品发布会
-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寒假安全检查工作
-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地质灾害研究团队在滑坡灾害早期识别与预测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
- 2019年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坛在兰州大学举行
- 兰州大学邀请部分中央在甘科研单位研讨深度参与和支撑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 兰州大学举行民法典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
- 莫斯科大学别里亚耶娃教授来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访问交流
- 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来信息学院访问交流
- 东北大学宋伟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进行线上学术讲座
-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在首届兰州“黄河之滨”音乐节精彩亮相
- 学校就部分家属楼加装电梯工作与兰州市有关部门进行协调
- 学校领导会见美国罗氏集团知识产权专利法律顾问田宗强博士
新闻公告
-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研究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 03-14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检查榆中校区工作 03-14
- 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03-10
高考招生
- 兰州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兰州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