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鹏书记宋献中校长为2021级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不负青春韶华 勇担时代使命
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之际,9月15日、22日,暨南大学番禺校区、石牌校区的2021级本科新生分别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第一课”。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宋献中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奋斗主题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阐释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并结合自身求学和工作经历深入讲述了“暨南精神”的时代传承。他们勉励青年学子以史为鉴,弘扬和践行优良传统,赓续精神血脉,珍惜学习机会,不断丰富学识,勇担时代使命,让青春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奋斗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以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为指引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林如鹏、宋献中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新论述、新论断着手,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引用丰富详实的史料,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详细解读了“四个伟大成就”、“四个庄严宣告”、伟大的建党精神等方面内容。他们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他们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要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能够铭记历史,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拼搏进取,做有担当作为的新时代青年,并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党和国家、学校的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同频共振,更好履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思政第一课”现场)
传承暨南精神 厚植爱党爱国爱校情怀
林如鹏、宋献中深情回顾了学校百年发展历程中“三落三起、五度播迁”的历史,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暨南大学的活动情况,并讲述了各个时期暨南师生爱党报国的生动故事以及一代代暨南人接续奋斗所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暨南大学视察时的殷殷嘱托,向新生们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暨南大学办学所提的五点要求,并阐述了“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暨南精神的深厚内涵,提醒同学们要牢记嘱托,传承和践行暨南精神,积极投身强国伟业,为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林如鹏为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林如鹏介绍了红色火种在学校的传播和第一个学生党支部的创建情况,讲述了许侠夫、罗叔章、李达等前辈爱党报国的光辉事迹以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逆行出征和积极助力抗击疫情的暨南人的先进事迹。他说,暨南大学是一所拥有悠久光荣历史传统的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他还向广大同学郑重推荐阅读《暨南大学史》和郑振铎所写下的《最后一课》,“读懂了暨南大学的历史,就读懂了中国的近现代史”。
他详细回顾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学校是如何派出援鄂医疗队,特别是暨南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集体主动递交“请战书”的动人情景,介绍了陈祖辉、王昊、黄卫等暨南人在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以及海内外暨南校友从始至终以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助力抗疫的生动实践。他还向同学们讲述了苏炳添在学校的求学、训练和教学情况以及为国争光、心系学校的故事。“我们追星就要追这样的星,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个闪亮的星,苏炳添身上是‘自强不息’的暨南精神生动体现。”
(宋献中为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宋献中动情讲述了“最后一课”感人至深的场景,“希望同学们有时间认真阅读郑振铎的《最后一课》,我也多次在学校的中层干部会议和开学典礼上提到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够深切感受和领悟暨南前辈们的崇高气魄,牢记爱国传统。”他说,暨南校歌开头第一句“扬子滔滔连珠江,暨南教泽播八方”就指明了我们暨南的来路,我们要铭记来路艰辛,从校史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学子:不负伟大时代 争做有为青年
林如鹏、宋献中为同学们梳理了厚重的百年党史和校史,着重分析了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爱党爱国爱校热情,增强了全体学生尤其是港澳台侨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更加坚定了广大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聆听林书记的第一课让我感动不已,深刻感悟了百年来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和宗旨”,来自中国香港的新生庄斯梵说,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展望,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应当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终身奋斗目标,不负党与人民的期望。
来自四海书院的新生吕星陵听完宋献中校长的讲课后满怀信心地表示,作为新一代青年,有百年大党作为强大后盾,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把学校的期待与行动结合起来,努力增强知识和本领,积极参与和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
“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该坚持理想,牢记使命,不怕困难,英勇奋斗,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牢牢熔铸在青春血液里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领,树立民族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共同努力!作为暨南学子,我们更应该牢记‘忠信笃敬’的校训,延续暨南风光,书写灿烂华章。”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生蔡宛函表达了内心的热切情感。
“思政第一课”全面铺开 覆盖“本-硕-博”各层次学生
9月26日下午,林如鹏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题,通过“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为全校2021级博士研究生新生和部分2021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开讲“思政第一课”。林如鹏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根本任务、基本要求和主体责任等层面阐释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深入论述了如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及如何在互联网这一主战场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等方面内容。林如鹏勉励同学们要主动加强学习了解有关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增强大局意识,把握时代机遇,钻研学术,敢于开拓创新,以优异的成绩为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近年来,学校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开展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的有关要求,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大学生讲授“思政第一课”。与此同时,各校区、院系也按计划全面推进“思政第一课”,并覆盖“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学生。各学院(系)党组织书记和院长(系主任)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扎实推进“四史”教育,并结合专业实际情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思政第一课,更好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铭记奋斗历程,担当时代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党委宣传部 何泽新)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林如鹏书记宋献中校长为2021级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不负青春韶华 勇担时代使命
相关推荐
- 陈联俊:移动网络空间国家认同的建构机制
- 暨南大学拟获16895万元广东“冲补强”计划资金支持
- 广东省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管理研究联盟成立 暨南大学被推荐为理事长单位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汪一洋一行调研我校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
- 中直机关系统唯一!我校丁友刚教授获评“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新学期集体学习会议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 暨南大学与新华网签约共建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中心
- 民主决策,共谋发展大计 凝心聚智,擦亮金字招牌
- 【中华文化传四海】发力电影艺术,打造传播中华文化的湾区影视高地
- 魏传光: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 聚焦碳市场建设与碳中和 第四届粤港澳生态环境高端论坛在我校举办
- 第十届学校党委第四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 机关党委等7个二级党组织将接受巡察
- 如何发挥特色,立足大湾区、服务国家战略,打好暨南国际交流合作的“侨”牌
- 春节前夕校领导走访慰问老领导、院士及高层次人才代表
- 突出“标杆”引领!暨南大学首批“十大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结果出炉
- 我校三门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示名单
- 多措并举破难题!学校召开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工作联席会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新学期集体学习会议 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暨南大学多位团员、团干部和多个团组织受到团省委表彰
- 暨南大学与力鑫药业深化产学研合作,以1亿元转让暨大1类新药JND32066项目开发权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