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校友近40万 持续擦亮百年侨校金字招牌
2021年11月14日下午,暨南大学第三届校友工作会议暨校友创新发展论坛在石牌校区曾宪梓科学馆举行,会议以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形式进行,在香港、悉尼、东京、上海四地设立线上分会场。广东省侨联副主席戴文威,广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冯广俊,暨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校友总会会长马有恒,董事会董事梁仲景、叶惠全、柯荣卿、麦照平、张毅,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副校长洪岸,相关部处和学院领导、近150位校友代表,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线上累记观看人数超10万。会议由暨南大学对外联络处处长、校友总会秘书长梁燕主持。
会议在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暨董事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大三周年之际召开,旨在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双战略发展,推动海外及粤港澳台校友广泛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探讨暨南校友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作为,开启侨校校友工作的新局面、新篇章。
全球暨南人同频共振、同向聚合
洪岸致开幕词,她表示,暨南大学拥有着璀璨辉煌的办学历史和绵长厚重的文化底蕴。学校建校115年来,始终坚持“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至今已培养了近40余万名校友,遍布世界五大洲,堪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众多暨南校友为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希望海内外暨南人精诚团结,携手奋进,推动校友事业与学校发展合作共荣,为大湾区创新发展积极贡献暨南智慧和力量。
戴文威表示,暨南大学拥有着璀璨辉煌的办学历史和独树一帜的侨校特色,广东是全国最大的侨乡,广东省现有各级侨联组织8000多个。他希望,广东省侨联与海内外广大的暨南优秀校友们能够携手构建一个共赢、共荣、共通的新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为大湾区创新发展积极贡献暨南智慧和侨联力量,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更多精彩。
(马有恒会长致辞)
马有恒在致辞中指出,校友总会成立二十九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广大校友持续在世界舞台发出暨南声音,为擦亮百年侨校的金字招牌贡献独特的力量。今年,校友总会及各地校友分会在招生就业、学科发展、服务校友、宣传赋能等方面都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了校友的力量。明年是校友总会成立30周年,他希望广大海内外的暨南优秀校友们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助推校友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母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暨南大学校友工作报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宋献中作校友工作报告)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作校友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以来,学校积极探索校友工作新路径所取得的突破,充分彰显了暨南的品牌特色。目前,暨南大学在五大洲共有137个校友组织,其中海外校友组织59个。学校通过举行特色校庆、开展寻根之旅、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校友骨干培训班等品牌活动,打造暨南校友符号。近年来,校友会、基金会通过创新管理手段,大力涵养校友捐赠文化。2017年至今,基金会的筹款金额实现了从千万级到亿元级再到3亿元级别的飞跃。
他指出未来校友工作将在发挥侨校优势、凝聚校友共识、凸显办学特色、追求卓越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建设更卓越、更美好、更国际的暨南。未来5年,要进一步推动南美洲、非洲、东欧及中亚等校友组织成立,力争使校友会数量达到150个,加快实现校友组织全球布局的步伐;完善校友数据库,目前数据库收录近20万校友数据,计划5年内完成校友数据库信息覆盖率达85%;继续发挥海外校友组织优势,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培养高水平的文化传播使者。
现场还举行了颁奖仪式,颁发暨南大学“十佳卓越校友会”“十佳风尚校友会”“十佳领袖会长”“菁英校友”奖以及“桃李奖”,表彰为暨大校友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校友组织、校友骨干和教师。宋献中、洪岸、梁仲景、叶惠全、柯荣卿、麦照平、张毅分别为获奖的组织及个人颁奖。
校友创新发展论坛:放眼未来、助力发展
会上举行了校友创新发展论坛,论坛共分为三场,围绕校友组织特色打造、探索联动机制、学院校友相互赋能、具体工作开展等主题展开探讨,与会校友组织负责人和暨南名师针对相关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圆桌论坛现场)
暨南大学校友工作已成为学校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更是自发形成一种暨南现象,发挥着实践、展示和传承暨南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会议的召开为不断加深全球校友间的交流和沟通,搭建创新合作校友大平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和新局面,促进了相关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推动了高校校友工作事业的蓬勃发展。会议期间,与会各方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董事会成立100周年的祝福,共贺侨校百年华诞。
(对外联络处 郭知凡 郑帆)
责编:闫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暨南大学校友近40万 持续擦亮百年侨校金字招牌
相关推荐
- 暨南大学药学院迎来建院20周年 药学院中药标本馆揭牌
- 暨南大学蒋述卓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
- 暨南大学拟获16895万元广东“冲补强”计划资金支持
- 暨南大学与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举行线上揭牌仪式
- 我校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填补空白!国家杰青再创佳绩!
- 沈太霞:区域法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员自由流动
- 卢文刚:夏季台风频发多发 落实基层应急预案工作
- 我校一流学科转让新药成果获批临床 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明显
- 多措并举破难题!学校召开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工作联席会
- 【中华文化传四海】文学院徐国荣教授校注的《论语》和《道德经》双语经典出版
-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领导慰问暨南大学援鄂抗疫一线党员代表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受聘为暨南大学名誉教授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集体学习参观中共三大旧址纪念馆
- 武文杰 贾宾:增强城市综合韧性 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 春节前夕校领导走访慰问在校院士及教授代表
- 学校第九届学术委员会成立 宋献中校长当选为主任委员
- 暨南新同学报到!“点对点”服务新生 数字迎新亮点多
- 暨南大学新增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进入ESI前1% 总数达12个
- 全国第一!我校获批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李杏杏:香港国安立法的合宪性与合法性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