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填补空白!国家杰青再创佳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1年度集中受理期评审结果,我校共获资助279项,获资助直接经费1.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获资助直接经费再次创历史新高。面上项目立项数稳步增长,创新研究群体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从项目类型来看,获资助面上项目持续增长,连续两年突破百项大关,2021年达到128项,较去年增长1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千万级”重大类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获得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我校培养的国家杰青增至6人;还获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4项,较去年翻番;获批重点项目3项。
我校获NSFC重点重大类项目清单(集中受理期)
序号负责人院系所项目名称项目类别1邵敏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大气化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何蓉蓉医学部-中医学院情志致病与疾病易感性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宋献中管理学院数字经济下公司财务决策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重点项目4关柏鸥光子技术研究院全光纤主动超声相控阵成像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5李宝军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单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高精度光学探测与操控重点项目6肖佳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与治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夏志华信息学院图像安全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金龙光子技术研究院光纤传感与成像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李雪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环境分析化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从各二级单位申请与资助情况来看,立项数排前三位的单位为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35项)、医学部-第二临床医学院(25项)、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2项);申报数超20项、资助率排名前三位的单位分别为医学部-中医学院(36%)、环境与气候研究院(36%)、光子技术研究院(33%)。
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以来,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高速增长,基础研究的科研实力显著增强,面上项目稳步增长,重点重大类项目数量不断取得突破,质量不断提高,标志着我校已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同时,创新研究群体、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等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反映我校人才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体现人才引培工作科技红利的逐步释放,是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成果,也是擦亮暨南金字招牌的直接体现,标志着我校科技工作“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转变。
当前,我校“人才强校”战略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学校将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引导和顶层设计,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探索后疫情时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内涵式发展道路,力争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再创佳绩,为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支撑。
【“大气化学”创新研究群体介绍】
我校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邵敏教授领衔,骨干成员郑君瑜教授、王雪梅教授、王伯光教授、袁斌教授、俞鹏飞教授共同申请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大气化学”获资助立项,直接经费1000万元。“大气化学”创新群体是历经20多年的合作和共同奋斗基础上形成的,该群体瞄准大气化学的关键难题“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源及效应”开展基础理论和方法学创新,在VOCs 源排放化学活性闭合、VOCs 降解转化新机制方面取得突破,在研究范畴上从大气污染拓宽到气候效应。群体的发展注重学术研究与决策支持并重,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PM2.5 和臭氧协同防控在精准高效VOCs 减排方面取得成效。
该群体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海外引才计划青年人才构成。群体带头人邵敏长期以来专注VOCs研究,自2014年至今连续入选Elsevier环境领域中国高引用学者,曾任联合国环境署臭氧影响评估委员会共同主席,现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挥发性有机物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臭氧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团队负责人。
“大气化学”创新研究群体成员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介绍】
何蓉蓉,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广东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暨南大学王宽成青年学者。担任中医学院副院长、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疾病易感性及中医药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厅疾病易感性及中医药研发创新团队负责人。Phytomedicine和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副主编。从情志应激增加“疾病易感性”的独特视角创新和建立适合中医药作用特点的动物模型用于中药药效评价。在Nat Chem Biol、Nat Commu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一百余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专利优秀奖(第一完成人)、广东省丁颖科技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创新人才等奖项。
何蓉蓉教授
(科学技术研究处)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填补空白!国家杰青再创佳绩!
相关推荐
- 学校党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大会
- 暨南大学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基本完成
- 暨南大学召开2020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 我校布局首个海外校园,云端签订暨南大学日本学院合作共建协议
- 21.37%! 麦耀华教授团队钙钛矿光伏组件转换效率获第三方认证
- 春节前夕校领导走访慰问老领导、院士及高层次人才代表
- 【我们共克时艰】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
- 学校召开中层干部视频会议,部署春季新学期工作
- 方斯远:我国飞跃上诉的制度设计
- 我校6位教师荣获2021年“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 暨南大学多形式开展“思政第一课”:书记校长寄语学子秉持爱党爱国爱校情怀 做中华文化传承人
- 《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研究》(英文版)入选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 致力建成全球研究潮州文化的高端平台
- 暨南大学同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刘颖:个人信息私权保护立法进程显著加快
- 我校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年度获批量创历史新高
- 我校首个获滚动资助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南海历史地理研究”顺利结项
- 暨南大学召开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国际学院建院20周年 桃李遍布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
- 第二十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在暨南大学开班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