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潮学研究更有辨识度地走出去!我校主办的潮学研究机构圆桌恳谈会举行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一周年之际,为推进海内外潮学研究机构、团体的交流合作,共同谋划潮学研究与地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10月21日下午,由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主办的潮学研究机构圆桌恳谈会在潮州市陈伟南文化馆举行。
(会议现场)
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夏泉,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院长、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平原,潮学国际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林伦伦,潮学研究专家、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黄挺,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理事潘启亮,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学院院长、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理事长程国赋,以及暨南大学潮州文化调研组及潮汕地区8个潮学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夏泉主持。
在主旨发言中,陈平原通过对30年潮学研究历史的梳理,指出今天的潮学研究者应超越家乡情怀,学术眼光要兼及大小,通过全国各地港澳台以及东南亚潮人的叠加,在世界史中凸显潮学研究的意义。暨大潮州文化研究院希望能够搭建较大的平台,让潮学研究更有辨识度地走出去,参与国际国内主流学界的对话。他指出,不要拘泥于地域概念之争,而是要从对于中国和人类文化发展意义的角度,扎扎实实进行潮州文化的研究。暨大潮州文化研究院力图超越以往以文史学科为中心的潮学研究思维方式,注重经济的、实业的、传播的、艺术的、非遗的各方面的研究,坚持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并重,超越学院和社会的边界,发挥政校企协同发展的优势,形成不同于学院派的研究事业。对于当下潮学研究的重心,陈平原教授认为传播和转化更为重要,“倘若下一代的潮人基本上丢掉方言,忘记家乡,拒绝认同,那么以上所有研究的努力全都落空”,对语言习俗、礼仪风采的传承与传播更应成为工作的重心。最后,陈平原提出与各潮学机构形成精诚合作,潮州文化研究院要做的是“拾遗补缺”“更新换代”“画龙点睛”的工作,通过知识共同体的力量,使潮学研究更上台阶。
围绕海内外潮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现状与特色、构建潮学研究的合作机制与平台、推进潮学潮州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等工作重点与难点,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程国赋介绍了暨大潮州文化研究院在项目、人才培养和评奖方面的计划,希望通过加强与相关文化机构合作,共同规划、策划,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做潮学研究。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院长陈海忠介绍了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以潮学研究为主线,努力做好师范与潮学研究两块招牌,坚持教学与科研、本土与海外相结合的工作经验。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陈荆淮介绍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作为民间组织为潮学研究作出的努力,以征集、传播与侨批工作为重点,取得的一些实质性的成果。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文献特藏部主任金文坚介绍了汕头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收藏与数字库建设情况,以及进一步完善建设潮汕区域地方文献专题数字图书馆的设想。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张坚介绍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作为专门性学术机构,始终以开展潮汕区域文化与服务型研究,联络海内外的有关学者,推动国际潮学研究为宗旨,希望与各潮学机构携手共同推进国际潮学研究的发展,为弘扬潮学而奋斗。
在加强各机构合作方面,国际潮学研究会主任、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林伦伦介绍了国际潮学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工作,同时指出,潮学研究应具有国际性的视野,团结潮学机构力量,推动潮学研究发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他希望暨南大学能够主办面向海外潮人开展潮州文化培训夏令营,与潮汕三市共建文化传承与转化载体。潮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詹树荣指出希望各方统筹合作,加强研究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性规划,避免重复工作。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院长陈海忠希望暨南大学能够发挥博士点建设优势,培养更多的潮学研究和传播的创新人才。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揭阳分中心欧俊勇介绍了揭阳学界的研究动态,希望能够与各潮学机构合作,为揭阳潮学研究培养更加年轻化、专业化、开放化的研究团队,并在文献、科教、民间信仰方面获得研究支持。此外,与会学者从加强数字文献的共建共享、加强研究传播人才的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据悉,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于2021年9月16日成立,依托于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潮州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为使命,旨在建成全国乃至全球研究潮州文化的高端平台、海内外潮州文化传承传播的重镇,切实推动新时代潮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其在全球的传播与发展,通过建设特色地域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
(潮学研究机构代表齐聚一堂)
(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郑焕钊、柯昱)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让潮学研究更有辨识度地走出去!我校主办的潮学研究机构圆桌恳谈会举行
相关推荐
- 【暨南主题教育进行时】坚持侨校初心使命 激发干部担当作为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六、七次专题学习会议
- 暨大三院士参加创交会 新药成果获“最具投资价值科技成果”奖
- 张振江:“一带一路”新阶段应是“志愿者的联盟”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0年第九次集体学习会议 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暨南大学获批2020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立项项目24项,创历史新高
- 新学期“第一课”开启 “线上+线下”教学有序开展
- 我校30门课程入选2019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位列广东高校第一
- 贵州省黔西南州州委常委、副州长王雄义一行来暨南大学对接扶贫工作
- 我校新增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自然》正刊发文!暨南大学研究团队在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全国第一!我校获批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暨中华文化传承传播高端论坛在暨南大学举行
- 暨南大学46名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 暨大27门“金课”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获奖数广东第一
- 林如鹏书记带队赴南雄市水口镇篛过村开展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慰问活动
- 【中华文化传四海】我校出版社系列丛书入选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工程精品出版项目
- 我校香港籍教师及其团队入选广东“优秀战疫志愿服务典型”
- 线上开学第一课!宋献中校长:永保“空杯”,将“不停学”变为“不停地学”
- 我校新增4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暨南大学有序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