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举行建院20周年大会暨信息科技高端论坛 为建强暨大“新工科”作更大贡献
廿载岁月如歌,两秩芳华峥嵘。10月31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建院20周年大会在曾宪梓科学馆国际会议厅举行。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宋献中,副校长翁健,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教育厅原厅长罗伟其,学校董事会董事、计算机系89届校友梁志斌,暨南大学校友、广东省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黄福春,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原副主委李向良,校外兄弟学院代表,校友代表,学校机关部处及各学院领导,学院离退休教师代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系(中心)领导以及在校师生代表近400人出席大会,共同见证信息学院建院20周年荣光。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卢健民主持。
(大会现场)
林如鹏代表学校向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建院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暨南大学建校百余年来,一代代暨南人用大爱与无畏、坚韧与担当诠释着“暨南精神”,矢志报国,薪火相传。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全体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暨南精神的核心内涵,20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硕果累累。他表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在暨南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是暨南大学建强“新工科”的重要力量之一。他希望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建院20周年作为发展新起点,擦亮底色,进一步弘扬学校与学院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往开来,推进学院建设发展踏上新台阶;坚守本色,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院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并逐步完善培养现代信息人的教育教学模式;彰显特色,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为导向,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和战略定力,为暨南大学“新工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哲涛回顾了20年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发展情况,并向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建设发展无私奉献的历任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全院教职工表达敬意。他表示,年华正好,初心不改,学院要以建院20周年为新起点,以“十四五”规划建设为契机,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发现新机遇,确立新标杆,激发新动力,重塑新优势,继往开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的重要指示精神而努力奋斗;为贯彻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科跨越,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信息学院而努力奋斗。
兄弟院校代表、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章秀银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向学院20周年华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20年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和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赋能“数字湾区”建设,在大湾区构建开放生态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他希望,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同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在今后继续加强交流,紧紧围绕国家信息领域高新技术创新研究的战略布局,在新学科、新专业、新技术的研究探索上携手并进,共同为国家信息科技的发展贡献做出更大贡献。
学院合作企业单位代表、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庆龙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年来各方面所取得骄人成绩表示祝贺。他指出,多年来深信服联手学院,在人才培养、校企导师互聘、科技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IT和网络空间安全产业人才做出了诸多探索。他希望双方今后继续加强校企结合、科研与应用结合,共同培养更多有利于社会的精英人才。
离退休教师代表赵逸才,教师代表、网络空间安全系研究员宋凌,校友代表、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梁文谦,学生代表、电子工程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沈书宇分别发言,回顾自己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岁月,并展望学院未来。
(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及暨南大学新信心基金成立仪式)
会上同时进行了“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及“暨南大学新信心基金”成立仪式,林如鹏、宋献中、翁健、罗伟其、梁志斌、李哲涛、对外联络处处长梁燕、学院校友联谊会会长沈波共同参与基金启动仪式。
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计算机科学系89届校友梁志斌,电子工程系1987级-2000级历届校友,艺体数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进伟,广州莲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容敬波,深圳暨安科教集团总经理刘向农分别向学院教育发展基金和支持电子学科发展捐赠。
会上,学院与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奇安信集团、北京安华金和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5G应用实验室合作协议。
大会结束后,信息科技高端论坛随即举行。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罗智泉以“应用数学与通信网络技术-5G网络性能的模型和优化方法”为主题发表了演讲,论坛由翁健主持。大会全程通过微信直播间同步直播。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李绪丽)
责编:苏倩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举行建院20周年大会暨信息科技高端论坛 为建强暨大“新工科”作更大贡献
相关推荐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观学习“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
- 狠抓“四好” 践行“四个关键” 暨大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
- 我校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暨南大学拟获16895万元广东“冲补强”计划资金支持
- 共享千门优质慕课!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助力湾区高校“停课不停学”
- 【中华文化传四海】中华文化月系列活动启动 30余个文化展位展现中华文化精粹
- 我校教师在广东高校疫情防控阶段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征集中喜获佳绩
- 暨南大学举行学生返校疫情防控模拟演练
- 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暨大特色”科研服务机制
- 学校召开2021年秋季中层干部会议部署新学期工作
-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暨南大学召开
- 联结三地年轻创意力量!暨大联合主办的“广东大广节”升级为“湾区大广节”
- 吕伟涛、孟珩被特别授予“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 学校党委荣获全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
- 新学期“第一课”开启 校领导带队巡查课堂教学情况
- 暨南大学将继续结对帮扶五邑大学 以“项目共研”为路径 形成学科合力 汇聚创新人才
- 暨南大学同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线上开学第一课!校党委书记林如鹏暖心寄语暨南人
- 张鸿巍:建立校园欺凌防控制度,为何要赋予学校首要地位
- 全球暨南人献爱心强信心 接力抗击新冠疫情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