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人的科学精神与报国情怀”专题报告会举行
11月12日,中国道路大讲堂“复旦学人的科学精神与报国情怀”专题报告会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枫林校区举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中国科协组织的中国“科学家精神”报告团,先后赴全国多个省市做巡回报告,讲述前辈科学家们爱国、奉献、奋斗的故事。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复旦大学邀请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开展专题报告会,引导复旦师生学习和弘扬复旦学人的科学精神与报国情怀,矢志报国奋斗,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我国著名遗传学家童第周先生之子童时中先生受邀在邯郸校区做题为《我的父亲童第周》的专题报告。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颜福庆先生的孙子颜志渊受邀在枫林校区做题为《我的父亲颜福庆》的专题报告。全校师生共600余人参加了两场报告会。
童第周:赤诚爱国 严谨求实
童第周先生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是我国杰出的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同时也是我国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1957年,童第周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78年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童时中先深情追忆了父亲童第周在革命时期求学的种种艰辛,介绍了童第周崎岖的科研道路。在高中时期,由于是外语授课,从农村考入宁波师范的童第周成绩总是位列倒数第一,但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他一跃成为班级第一。在比利时留学时,童第周为了证明中国学生不比外国学生差,孜孜不倦地学习先进技术,出色地完成了科研工作。“父亲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人和人之间并不存在聪明和愚蠢,只要通过努力,一样都能做到。”父亲早年的经历,一直激励着童时中。
因为留学期间的出色表现,童第周受邀继续留在海外开展研究。但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的童第周毅然选择回国,支持祖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也正是因为童第周等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下仍然坚持科学研究和探索,中国的胚胎研究始终居于国际同类研究前列。
在一个半小时报告中,童时中用一个一个小故事讲述了童第周光辉的一生。老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让在场师生备受鼓舞。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我们仍然要学习父亲为国家强盛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优良学风;坚持勤奋不懈、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热心扶植青年、甘为人梯的高尚品德;一生廉洁、公私分明的高风亮节。”童时中勉励复旦师生,要时刻牢记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精神,将其传承发扬光大。
颜福庆:为公众利益去学医 才是人类的服务者
颜福庆,被称为“中国现代医学之父”。他坚持创办中国人自己的医院、医学院,先后创办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创立中华医学会,为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报告中,颜志渊介绍了颜福庆的生平事迹,追忆了他的医学教育思想和为医学事业所作的贡献。颜福庆出身清贫,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后,寄养于伯父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人颜永京家中。之后伯父颜永京也因病去世,临终前对颜福庆说:“在我的有生之年,已经看不到自己的祖国成为一个进步、强大和充满希望的国家。你们的下一代将比我幸运,你们将亲眼看到中国的新生。”从此,颜福庆坚定了学医的决心。
他曾说过“一个国家要强大,要务之一,就是国民要有强健的体魄。强身之道,则在医学的基础。”作为首位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的亚洲人,颜福庆以自己的努力成为该校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回国后,他积极打破成见,架起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合作之桥;亲自下矿井调查,唤醒民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创办中华医学会,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学术共同体。由颜福庆创办的上海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医学院校,也是能与欧美同类医学院并驾齐驱的医学教育基地。他始终提倡“为人群服务”的理念,呼吁“为公众利益去学医,才是人类的服务者”,以顽强的事业精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医学人才。
颜福庆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的敬业精神、为人群服务的奉献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始终以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坚定的爱国之志毕生致力于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人群谋福祉,为国家育人才。
据悉,中国道路大讲堂是复旦大学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传统研究生思想政治课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尝试。中国道路大讲堂每期邀请两院院士、知名学者、政府官员、企业领袖等知名嘉宾,围绕中国道路相关议题做系列报告,帮助研究生深刻把握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六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复旦学人的科学精神与报国情怀”专题报告会举行
相关推荐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光明日报》:三全育人我当先 服务师生我创优 报国成才我奋斗
-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复旦英烈家属追忆至亲
- 复旦阿里华为等12家单位集结,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开发者联盟
- 2021年度复旦大学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展评会举行
-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首届文创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出炉
- 层状多孔结构聚酰亚胺/Ti3C2Tx复合电磁屏蔽薄膜:专用材料与装备技术研究院叶明新/沈剑锋团队研发高性能超轻电磁屏蔽薄膜
- 基础医学院张思团队首次报道病原生物感染介导DNA损伤和肿瘤发生的新机制
- 复旦大学召开2018年度CNS作者座谈会
- 百名复旦大学生新党员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集中开展入党宣誓活动
- 复旦大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2021年上海两会积极履职
-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
-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滕建勇一行来院调研慰问疫情防控工作
- 上海医学院黄志力课题组发现背侧纹状体多巴胺D1受体阳性神经元调控觉醒
- 光明日报知识分子大调研走进复旦大学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金钟团队合作研究发现mRNA诱导小鼠体内产生新冠病毒样颗粒强烈激活免疫系统
- 上海市庆祝第35个教师节主题活动在复旦大学举行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第二届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
- 沈逸:全球网络秩序到了变革时刻
- 在复旦,有这样一支团队,用理论宣讲砥砺初心、服务社会
- 唐亚林:“什么是中国共产党”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