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全球高峰论坛 近150名中外学者畅谈新闻传播转型与创新
11月2日下午,主题为“转型与创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共同体构建”的全球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来自全球知名新闻传播院系的近150位院长(主任)与会。本次高峰论坛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九十周年主题活动之一,在主论坛的开幕与主题演讲后,设置七个分论坛,不同院校、不同国籍的专家从各个角度探讨新闻传播学的前沿话题。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出席论坛并致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Earnest Perry在论坛上代表双方签署双硕士学位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视野与能力的新闻人才。
陈志敏在致辞中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欢迎,向论坛的开幕表示祝贺。他指出,在媒介技术和内容都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我们要持续推进转型和创新,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走向新的时代。
米博华在发言中表示,新闻媒体的发展波澜壮阔。面对新媒体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挑战,新闻传播教育界应该携起手来,共同破解新闻传播教育转型与创新重大的时代课题。
Earnest Perry在主题演讲中运用图表与可视化图片,展示了密苏里新闻学院面对传播领域媒体融合的趋势所做的“五位一体”实践,并希望与中国的新闻学界进一步加深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在演讲中展示了当代社会机构媒体的变化和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建设性新闻”这一概念及其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立峯讲述了他对于媒体融合时代的看法,认为新闻传播学当务之急是“在媒体融合和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是否能够更好进行伦理建设来对我们专业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则在演讲中针对数据时代新闻工作者如何面对数据新闻、新闻学子如何提升数据素养、新闻教育应该如何结合技术哲学等作出了阐释。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聚焦中国的新闻学院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供给侧角度提出新时代所需要的新闻工作者的新要求。
主论坛之后,七个分论坛分别聚焦“新闻史论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新闻传播实务教学与研究的共同演进”“新闻传播的跨界连接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传播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地方知识与未来发展”“新技术与新传播:智能时代的学术想象与教育变革”“全球传播、跨文化对话与人才培养”“全球传播与跨文化对话的‘一带一路’”等七个新闻传播学科的前沿话题,展开思想激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全球高峰论坛 近150名中外学者畅谈新闻传播转型与创新
相关推荐
- 李瑞锡:带领医学生探索人体奥秘、与生命对话,我们的事业无比光荣
- “中场线”广泛动员,复旦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展开
- 陈学明:中国道路对“马中西”的融合
- 第四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举行
- 复旦金融公开课来了!钱军教授深度解读疫情之下资本市场的裂变和布局
- 复旦大学2021级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正陆续寄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46人再出征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迎来新院长!金力同志任党委副书记、院长
- 沈维孝:数学研究需要热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专注
-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教育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 我校获批9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2020届毕业生首场春季线上招聘会举行
- 暂别小家,是为了大家的团圆!战疫一线,复旦儿科人这样过中秋
- 沈国兵:对华实施金融制裁将自毁美元霸权体系
- 附属金山医院蔡蕴敏获授“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
- 团结“战疫”的日夜,是他们和我们携手度过!
-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复旦、交大师生同台演出《长征组歌》
- “印记初心大众篆刻作品展”进地铁 欢迎乘坐地铁十号线“印记初心红色专列”
- 桑玉成:推进治理现代化愈发紧迫
- 时刻牢记时代重任 争做掌握未来顶尖人才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在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