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智慧管理,妇产科医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妇产科医院通过智慧管理,从“我为职工办实事”和“我为患者解难题”两个维度出发,以“医院智慧管理”一揽子计划为抓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落深落细落实。
智慧服务:信息化手段解患者难题
精准预约,减少患者等候时间:为缓解有限的就诊区域与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的矛盾,妇产科医院探索精准化全预约模式,通过精细测算就诊时间,合理设置号源间隔时间,不断提升预约就诊的精确度,提升号源使用效率。2021年起,两院区全面推行精准预约模式,预约时段由之前的4个细化到9个,每个时间段精确至10-30分钟内。由此,761个“门诊项目”预约精确至30分钟,1个门诊项目精确至15分钟,实现了100%预约模式,有效缩短患者候诊时间。
智能预问诊,交互模式解患者难题:妇产科医院以“互联网+医疗创新”为主线,构建智能预问诊系统,打造“诊前问诊+电子病历”模式。基于模拟医生问诊思维的智能问诊系统,形成标准化、结构化的预问诊报告,高效合理利用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患者参与度的同时,极大缩短了医生采集患者病历的时间,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判断病情,提高诊疗效率与质量。该系统自2021年8月正式上线,截止目前,已完成预问诊8502条,完成病史导入7920条,受到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智慧医疗:信息化手段减患者负担
互联互通互认,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实现医院检验检查信息与全市同行互联互通互认,截至本文定稿时,妇产科医院门诊互认率约99.86%,急诊互认率约100%,患者使用率基本保持97.64%以上;从三个方面全力推动“医疗付费一件事”,医保电子凭证使用达11951人次,完成信用就医8245人次;互联网医院医保移动支付72272笔;加快推进电子就医册与电子出院小结场景建设,目前两院区共上传出院小结168353份,持续提升了便民服务能力,电子病历卡与电子出院小结,方便患者随带随时查。强化智慧急救能力建设,完成初报数157例;线上申请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缓解现场人流压力。持续提升医院智慧服务能力。
智慧管理:信息化手段办职工实事
打造科研经费管理平台:科研经费管理平台的建立,集网格化、无纸化、标准化、科学化为一体,融科研立项、经费编制、经费调整、经费申报及核销等功能,系统自2021年上半年运行至今,完成总项目数668个,结题数41个,项目总金额达19164.90万元。将医务人员从繁琐的科研报销中解放出来,促进科研经费管理由被动到主动,持续提升管理的灵活性、科学化。
构建工会服务信息化平台:以工会社团活动、职工之家、员工福利、帮扶救助等惠民服务为基础,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员工测评、兴趣社团、计生陪产、福利慰问、法律维权等9大块协同功能。自2021年6月开通至今,实现了院内员工全覆盖,助力以人为本员工关怀体系的建设。
推动智慧后勤平台建设:医院资产信息化运维管理系统的建设,推动院内无纸化资产运维的闭环管理,借助线上报修、线上指派、供应商管理、线上实时维修监控模块,管理人员可通过中央系统,实现对运维环节的全流程、实时监督。该系统自2021年1月底上线至今,系统用户数2252人,总报修量1708次。有效加速问题处理的响应速度,减少临床等候时间,在节约管理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
“智慧管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是妇产科医院“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的缩影
截至目前,医院党委通过搭建“领导干部、党支部、科室、普通党员”四维度,分层分类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共计41个项目,完成率92%。
同时,坚持十年,每年一个主题,开展“细节服务举措”征集活动,1015项举措脱颖而出,落实796项,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衷与使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加强智慧管理,妇产科医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相关推荐
- 南京理工大学职称改革:没有论文也能评教授
- 上海数学中心陈佳源论文在国际顶尖数学期刊InventionesMathematicae发表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解放日报》:42门示范课,老师进“课堂”当“学生”
- 上海市委副书记廖国勋调研复旦大学并主持召开部分高校党委负责同志座谈会
- 张涛甫:新媒体技术迭代与国际舆论话语权重构
- 服务疫情防控一线 复旦大学“语·疫”线上多语翻译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 肝癌研究领域重大突破!樊嘉院士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新成果
- Jim Schnell:不出国也能当“留学生”?疫情令在线国际教育迎来新契机
- 徐洪兴:张载的哲学与他的时代
- 研究成果发于《自然》主刊,类脑研究院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团队构建全球微生物基因目录
- 复旦大学召开全校党政干部视频会议
- 复旦大学陆路/姜世勃团队与哈佛医学院合作研究登上《科学》主刊
- 焦扬: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我们再坚持一天,让接班的同事安心和家人过年”
- 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 20年部校共建,开创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新模式新路径
-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表观团队揭示METTL3调控小鼠胚胎干细胞异染色质形成机制 成果登上《自然》主刊
- 复旦大学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 “思南·初心书房”复旦站系列活动举行 听房中讲《向陈云学调查研究》
- 教育部部署做好寒假前后高校疫情防控工作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