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精密测量创新与发展”专场论坛亮相2020医疗器械创新周
9月17日,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表型组学分会、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主办,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承办的“人体精密测量创新与发展”专场论坛亮像由科技部社发司、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指导举办的“2020医疗器械创新周”。
人类表型组是继人类基因组之后,生命科学新的战略制高点。通过对人体跨尺度、多维度、全周期的精密测量,科学家将能获得大规模的表型数据,继而通过大数据汇算分析,发现更多基因-环境-表型之间的关联与互作机制,为科学探索绘制新一代的人体“导航图”。
要实现这一系列宏伟构想,基础就要有先进的人体精密测量技术和精密测量。本次专场论坛以“测一切之可测——表型组时代的医疗器械创新”为主题,聚焦人类表型组学的发展为医疗器械创新带来的新机遇与新动力。
当天的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共同发起人金力以《人类表型组计划:绘制探索生命奥秘的“导航图”》为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以《表型组学与现代中医》为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以《人体神经系统测量学》为题,分别作论坛主旨演讲。浙江冠科美博公司董事会主席兼全球首席执行官余国良和鹍远基因首席执行官张江立分别以《健康基准线计划》和《鹍远癌症筛查技术的创新开发与应用》介绍了来自业界的创新观点。浙江大学影像学与核医学教授田梅主持了当天的论坛演讲环节。
随后,在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副院长丁琛教授的主持下,余国良博士、张江立先生以及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振、复容投资副总裁秦晓瑞展开了一场跨界高端对话。嘉宾们围绕表型组学最新科研成果对医疗器械创新的启示与引领、生物医学创新如何高质量地转化为有益人民健康的新技术新产品、人体精密测量领域创新与产业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开展了深度探讨。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业界代表150余人参加了论坛的现场活动。超过600位观众通过研究院直播平台线上观看了论坛的现场直播。
金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共同发起人
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希望通过全尺度的、全周期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精密系统的测量,最终去发现表型组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微观表型和宏观表型组之间的关联,进一步了解各种表型和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从而能够对疾病做更精准的分型、诊疗和治疗。人类表型组学的发展能够成为包括医疗器械在内的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测得更深、测得更精、测得更全”将是人体测量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主旋律”。测量技术的不断提升将为科学家绘制探索人类健康奥秘的新一代“导航图”提供关键支撑。
仝小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表型组学为中医学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具。现代中医需借鉴表型组学的研究方法,用“系统”—“系统”的研究模式,揭示证候的本质以及中医治病的科学内涵,增强中医治疗的靶向性。
中医未来发展要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守正”是正观念,衷中参西,唯效唯新,“正思维”,唯象思维,因机证治;“正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创新”就是创新生命认知,创新医疗模式、创新诊疗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创新教育模式、创新学科语言。希望表型组学能够为中医添上腾飞的翅膀。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
神经系统是最复杂的系统,对它的测量极具挑战。神经测量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临床测量,第二类是结构测量,第三类是生理测量。测量好神经是解决神经残疾的一个出路,也是人类表型组学能够对未来医学发展有所帮助的重要方面。希望更多的力量参与神经定量测量仪器和设备的研发,为神经系统测量的定量化和表征描述增加更多现代化的背景。
余国良 浙江冠科美博公司董事会主席兼全球首席执行官
我们到底健康不健康,测量一下就知道了。不管是科学实验还是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有很多的方法测试你生理和身体的各种各样参数,进而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把由这些数据构成的健康基准线管理好,就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健康和更年轻。
张江立 鹍远基因首席执行官
我们研究癌症的早筛和诊断发现,它跟表型组学是非常密切相关的。要实现对癌症的早期筛查,光看基因组学还不够,还要关注环境、年龄的影响,要关注产生人体癌变的过程。同时,通过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多种方法,将会发现很多的标记物,关键是怎样把这些都整合起来从而找到有效的综合性方法与工具。
周振 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健康数据就是你的健康财富。我们希望将这些健康数据能够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
秦晓瑞 复容投资副总裁
我认为,精密测量可以服务于精准预防、精准治疗和精准诊断三大类。中国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大部分支撑的还只是精准治疗和精准诊断。随着我国整体的国民收入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对精准预防的需求将会被激发出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体精密测量创新与发展”专场论坛亮相2020医疗器械创新周
相关推荐
- 复旦大学统一战线“光华同心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举行
- 复旦大学2020年度“望道新传媒奖”颁奖典礼暨网络育人联盟启动仪式举行
- 焦扬: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访问复旦大学
- 2020复旦科技创新论坛人类表型组分论坛举行
- 葛剑雄:走进文明起源地
- 【壮丽七十年 奋进“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数学学科
- 复旦大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线上召开
- 焦扬一行赴学生生活园区察看学生返校工作
- 《文汇报》:强大的产业科技基础,是上海应用数学发展最大优势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全球高峰论坛 近150名中外学者畅谈新闻传播转型与创新
- 复旦大学三位党外人士受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 我校获批9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张军:中国经济承压时,为何总是呼吁基建刺激
- 复旦大学和上海市气象局共建“长三角大气-环境-生态综合观测站”现场推进会举行
- 高仁:以理论自觉自信自强来提升志气骨气底气
- 数学科学学院林伟团队提出复杂时空系统节律调制的方法和理论
- 2020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评奖启动
- 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做好援疆工作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一行
- 复旦大学掀起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热潮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