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评奖启动
1月6日,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发布公告,宣布2020年“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和“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评奖工作正式启动。
2020年的“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的评选将聚焦“公共管理”领域。凡是在宏观经济管理与战略、金融管理与政策、财税管理与政策、产业政策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非营利组织管理、科技管理与政策、卫生管理与政策、教育管理与政策、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社会福利管理、资源环境管理与政策、区域发展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分支学科和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均可申报这一奖项。奖项每年至多奖励3人,为了奖励学者的杰出贡献,每人奖金65万元人民币。
为确保“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入围候选人的高学术水准,在奖项申报环节,将延续往年的成功经验,采取提名制与自主申报并行的方式。提名制由基金会聘请的11-15位历年杰出贡献奖获奖人和资深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提名产生候选人,获得提名的候选人将直接进入“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会议评审环节。
“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和“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将分别表彰我国管理学学科领域的开拓者或者管理学研究的奠基人,以及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两个奖项均为荣誉性奖项,至多奖励1人。获奖人均由基金会相关评审机构进行推荐、提名、评审产生,基金会将为获奖人颁授金质奖牌1套。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是由复旦大学校友李岚清同志于2005年发起成立的,这也是中国人自己设立的管理学界第一个奖励基金会。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始终鼓励中国管理学界人才的成长与交流,已经逐渐发展为中国管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最具公信力的奖励基金会。
自2006年起,基金会设立“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用于奖励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目前已评选出38位“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人。自2012年起设立“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用于奖励我国管理学学科领域的开拓者或者管理学研究的奠基人,刘源张、傅家骥、成思危、汪应洛、夏书章、王众托、苏东水、赵纯均等人先后获奖。2014年,基金会特别增设“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用于奖励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张瑞敏、马云、柳传志、马化腾、董明珠、雷军等人先后获奖。而此前,任正非也作为企业家代表获“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历时十五年,基金会的评奖体系不断优化,评奖制度不断完善。三大奖项的评议工作由基金会评审委员会的各级专家全权负责,严格按照基金会章程和评奖细则,坚持创新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基本评判标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独立开展评审工作。基金会评选出的52位获奖者均是我国管理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充分体现了当前中国管理学界的最高水准,也充分体现了基金会始终倡导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推动中国管理学长远发展”的宗旨。
近年来,基金会以各项公益项目为平台,增进学术界与企业界沟通交流,促进中国管理学人才成长。基金会始终贯彻坚持全球视野,推动主办论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管理学学术盛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产学研交流活动为宗旨,主办了“复旦管理学论坛” “获奖人前沿讲座”“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学优秀青年论坛”“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年会”“中国五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之平行论坛”“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等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为我国管理学界的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全球影响力的管理学科体系及管理模式作出了指引,促进了管理学的繁荣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20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评奖启动
相关推荐
- 新地标来啦!复旦上医二号医学科研楼即将亮相
- 校领导赴枫林校区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 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人民日报》头版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材建设工作
- 复旦大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
- “复旦学人的科学精神与报国情怀”专题报告会举行
- 复旦大学2018年“一二·九”主题歌会唱响青春
- 聚焦变局热点问题,着眼“复苏与韧性”,“上海论坛2021”年会开幕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体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
- 大气科学研究院教授王桂华主持申报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 生物医学研究院/附属肿瘤医院徐彦辉团队揭示mTOR通路关键调控复合物TSC的结构和酶活机制
-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 复旦大学与福建省签署省校人才合作备忘录
- 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 确保落地见效
-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 郜元宝:为文学打开宽阔的文化空间
- 这个会议聚焦高校党的建设,李强要求切实增强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 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课题组在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及传播动力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2021上海论坛高等教育圆桌论坛聚焦可持续发展,发布《中国高等教育SDGs行动报告》
- 上海市“四有”好教师、复旦教授陈尚君:言传身教,诠释时代“大先生”
- 拥抱科技、融合创新!看复旦老师们如何玩转线上课堂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