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地面课堂首日,复旦师生们体验如何?焦扬实地检查校园防疫及教学
9月14日是复旦大学新学期上课的第一天,也是复旦师生从空中课堂回到地面课堂的第一天。重返线下课堂第一天,师生们的感受如何?今天上午,复旦党委书记焦扬、副书记金海燕一行走访教学楼,调研检查开学防疫以及教学情况。
上课首日:焦扬走访教学楼,检查防疫及教学
“教室8个月没用,设备操作起来还方便吗?”焦扬首先走进第四教学楼的课堂,与备课老师们进行交谈,关心课程安排及教学电子设备的操作体验,同时向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询问了教学楼开窗通风、消毒安排等一系列措施。焦扬强调,一定要做好教学楼防疫工作,务必每天定时消毒,务必保证开窗通风,确保师生在舒适、方便、安全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工作。
在第四教学楼的公共学习空间,焦扬和正在做课前准备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楼硬件设施的使用体验。“学校的上课环境还适应吗?”“上海的气候还适应吗?”当得知学生是刚报到的新生后,焦扬细致询问了学生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适应情况。
随后,焦扬一行来到四教信息化教室、教师休息室,实际操作了教室配备的纳米黑板等新设施。她说,新学期要鼓励教师用好硬件设备,更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硬件设施的维护,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学生:重返线下,更珍惜校园每分每秒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一学生阮文强今天重返教室上课,感觉很兴奋。“对理工类专业来说,线下授课的效果还是比线上更好,更有真情实景的感觉。”他说,老师发微信语音授课,学生很容易错过关键信息,而且老师无法板书,口头描述有时无法直观呈现知识点,课堂的互动性不如地面课堂。
同样兴奋的,还有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大三学生张子彤。“今天上了一上午的专业课和英语课,重新坐在教室里的感觉太好了,见到同学和老师觉得特别亲切!”
她所在学院上学期专业课的授课方式,主要是老师先给学生发视频观看,然后线上互动和补充答疑,对这种形式,张子彤觉得效果还不错:相比线下授课,线上课程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学生不会遗漏知识点,对记忆性内容要求较高的专业来说比较合适。
但她表示,如果是一百多人的大课,和老师沟通不太方便。对语言类专业,没有线下课堂,同学们失去了一个口语锻炼途径。“能回来真的太开心了!”她笑言,回到学校,更加珍惜在校园生活的每分每秒。
老师:重返线下,学习氛围回来了
经历一学期的线上教学,数学科学学院高级讲师肖晓再次踏入教室、走上讲台。“要珍惜!”她感慨,虽然上学期很多学生反映效果和线下一样好,但“并不是老师给学生发教学视频就够了,而是视频、笔记、微信答疑各种方式都用上”。如今回到线下,学习氛围回来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恢复了。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巍对线上和线下两种授课方式都比较适应。“线上授课主动权在学生,线下授课主动权在老师。如果学生想要学的话,不管什么形式都会好好学。现在线上教学资源这么丰富,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找来学习,不用拘泥于固定时间和地点。”
不过他也认为,回归线下授课,师生交流更方便了。
学校:将继续做好混合教学
8月下旬,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复旦教务处和医学教务处联合发布了《关于2020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开学安排的补充通知》,对本科生开学注册、课程教学与补课、补考(缓考)等事宜做了安排。8月27日,教务处、医学教务处、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生院、保卫处和总务处发布《关于2020年秋季学期公共教学楼开放的通知》,明确秋季学期学校公共教学楼开放的有关要求。
复旦教务处副处长周向峰介绍,尽管学校已恢复常规教学秩序,但据统计,目前还有学生受疫情影响未能到校、无法参加线下的常规教学,主要以留学生为主。针对这个问题,学校进行相应工作部署,要求相关课程针对未到校学生开展混合式教学,老师可在教室里上课时同步录课、将录课视频提供给学生学习并提供相应线上指导,确保未到校学生能同期开展课程学习。为此,教务处已在暑假提前对四个校区所有教学楼的教学设施进行了必要的技术改造,保证多媒体设施能够实现对老师讲课声音和PPT的录制功能,部分教室还可以将教师授课的音视频完整录制下来。
“我们希望接下来在教学中能够推进线上线下教学更好的融合,把上学期这种突发情况下积累的技术、经验,更好地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多图:二教到六教的教室表情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除了开学复课,学校还关心每一位师生们的健康、安全。校园防疫、教学到底做得怎么样?复旦君今天下午走访了二教到六教,在各个教学楼里看到了消毒水,看到了开窗通风的教室。
接下来,请跟随复旦君,一起来看看开学首日,复旦邯郸校区的教室表情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重返地面课堂首日,复旦师生们体验如何?焦扬实地检查校园防疫及教学
相关推荐
- 复旦与市信访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上海市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基地
- 复旦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党史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唐幸福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揭示高效脱硝催化剂活性位的共同特征
- “哪怕是5分钟的课,我也充满激情!”这位复旦军人校友,用生命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 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上海市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
- 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引发复旦师生热烈反响
- 焦扬:以理论自信挺起中国人精神上的主心骨
- 思政不下线,关爱不断线!复旦学生党团组织线上行动 为战“疫”汇聚青年力量
-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六指导组到校调研指导,校领导参加所在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张涛甫:中国的发展要有中国话语保驾护航
- 复旦—永平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召开
- 沪鄂两地15名复旦白衣战士火线入党
- 共青团复旦大学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梅永丰课题组研发柔性薄膜组装集成芯片传感器
- 复旦成果亮相高交会 获奖总数再创新高
- 金力:破立结合,营造良好评价体系
- 复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重要讲话
-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高等学术研究院与剑桥大学卡莱尔学堂学院签署访问学者项目协议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