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驻村第一书记讲脱贫”活动线上启动
十八洞村驻村第一书记孙中元同志在分享
“十八洞村属于纯苗聚居区,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我们利用村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特色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村里百姓慢慢富起来了。”4月28日下午14:00,由复旦大学团委发起的“百名驻村第一书记讲脱贫”活动正式在线上启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孙中元同志讲述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介绍十八洞的发展经验。
扶贫先扶志,产业带动发展
十八洞隶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纯苗聚居区,也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也由此吹响全国“精准扶贫”的号角。
孙中元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如何通过“扶贫先扶志”帮助贫困户激发内生动力,讲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故事,介绍利用村里的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
“十八洞村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因此,我们也积极推动村里组建旅游公司,提升了乡村旅游品质。”孙中元说。他表示,通过创造就业岗位吸引外出务工的青年人回流,十八洞村从原先的“空心村”变成如今的“人才村”,铺上了沥青路,修起了游道和护栏,村里的房屋修缮一新,旧貌换新颜。
同听扶贫故事,凝聚育人合力
本次活动还邀请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的青年师生一同通过网络直播参与学习,观众通过弹幕进行互动交流,共计1.1万人次观看了第一讲的直播。
学生通过弹幕参与直播学习和互动
为进一步加强与地方的交流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复旦大学团委与湘西自治州团委线上签署了社会实践框架协议,复旦大学“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社会实践基地在十八洞村挂牌。据悉,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在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
复旦大学团委与湘西州团委线上签署社会实践协议
复旦大学团委在十八洞村挂牌社会实践基地
挂牌社会实践基地
决胜脱贫攻坚,坚定制度自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近年来,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驻村第一书记们深入驻扎贫困村,冲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曾夸赞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
为进一步了解国家脱贫攻坚成果,分享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在党员干部带领下艰苦奋斗的真实感人故事,复旦大学团委组织开展“百名驻村第一书记讲脱贫”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邀请百位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担任复旦大学青年讲师团讲师,讲述脱贫攻坚的真实经历,让青年师生在学习中受到鼓舞和教育,自觉将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
复旦青年说!
十八洞村作为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考察地,在2013年以前,与中国很多贫困村一样偏僻落后,但确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浓郁的苗族风情与光棍村等特点,使我深刻体会到精准扶贫,因地制宜的意义所在。驻村书记的第一手信息与亲身经历也使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扶贫扶智为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与内生动力。
——经济学院2017级本科生 赵晨润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党和国家花了大力气也用在了实处。不仅体察到真实民情,帮助了真正最需要雪中送炭的人民;还授人以渔,做到“扶贫先扶志”,发掘了人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经历这样扶贫的山村绝不是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因为国家已经为它设计好了坦途,未来可期。
——数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 黄诗涵
决胜脱贫攻坚,坚定制度自信,驻村第一书记孙中元讲述了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访贫问苦,与村民促膝座谈,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十八洞村不仅实现“脱贫”“既脱贫又脱单”,还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经验。驻村第一书记孙中元深入驻扎贫困村,冲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张慧璇
十八洞村的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十八洞村人民的努力奋斗。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论述指导着我国扶贫工作有序进行,指导着党和群众的行动方向。十八洞村的脱贫工作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激发内生动力、发展扶贫产业、建设基础设施、统筹攻坚力量等。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定会取得硕果。
——药学院2016级本科生 齐柔柔
父亲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在不久前刚结束了国家对脱贫工作的检验。由于父亲的身份以及结合自己一些相关方面的实践活动,我更能体会到脱贫攻坚战略的伟大意义,以及这一路走来无数人为了困难群众付出的艰苦努力。而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它需要精确识别、精确帮扶,不仅从经济条件上还是从“志”上,都给了无数困难群众帮助,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为实现全面小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微电子学院2016级本科生 刘文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百名驻村第一书记讲脱贫”活动线上启动
相关推荐
- 教育部举办“七一”表彰大会暨党组书记专题党课
- 金力:勇担时代使命 传承创新卓越
- 共和国不会忘记!清明前夕,革命烈士精神进复旦校园
- 校长许宁生一行调研文科楼用房情况
- 市委书记李强赴复旦上医看望慰问教师代表
- 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 传承红色基因 永葆初心本色 复旦大学纪念建党97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 重走信仰之路!《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赴义乌、嘉兴参访实践
- 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团队合作研究 在女性生殖系统发育畸形遗传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 生物医学研究院和附属肿瘤医院雷群英团队研究报道支链氨基酸代谢重塑在胰腺导管腺癌早期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和分子机制
- 张骥:更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 复旦大学召开2020年全校统战干部会议
- 老干部党委荣获“上海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复旦大学领导班子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专题民主生活会
- 复旦大学举行“卓识、卓学人才”培育启动会暨青年教师“十四五”规划座谈会
- 微电子学院周鹏课题组在国际电子器件大会上宣读研究进展
- 多学科交叉 打造药物研发新概念 “明辨忠奸”的小分子胶水:复旦大学鲁伯埙、丁澦、费义艳团队合作研发亨廷顿病潜在新药
- 复旦大学新增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点数累计41个
- 三阴性乳癌治疗再添“白金方案”,五年无病生存率达86.5%
- 复旦学者二十六年接力耕耘 中国新闻史研究新添一项重大成果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