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骥:更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3日上午,国家以隆重礼制举行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当“红日照遍了东方”的旋律在卢沟桥畔这个安静的院落中嘹亮地奏响,我们仿佛又听到了历史沉重的脚步声,回望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来路,俯瞰今朝岁月静好的日子,思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75年前,“日本投降矣!”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彼时的世界格局,面临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曾几何时,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力量何其强大,气焰何其嚣张,但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谁代表了正义,谁代表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谁顺应了人民的利益和意愿。
今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人们普遍期望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的不确定性正在日益增长,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社会思潮正在经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进一步加剧和催化了国际格局的演变。有人再度试图将冷战的阴云漫布国际社会的上空,人类社会再度面对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开放交融与封闭脱钩,强权霸凌与规则法治之间的较量。
历史昭示我们,胜利终将属于正义的一方。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只要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发展与前进的历史步伐。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要坚持改革开放、拥抱世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在各种惊涛骇浪面前,我们有完全的自信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开放。
回望当初,14年抗战,我们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人类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历史贡献。70年奋斗,我们以艰辛探索和辉煌成就创造了和平发展的奇迹,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在70年与世界关系的调整互动中,探索出一条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有机统一的道路,打破了历史上大国崛起的恶性循环,实现了自身发展、复兴与国际社会和谐共赢的良性循环。今天,我们完全可以也应当为人类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民族新的历史使命。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要靠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正如《论持久战》中所指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全民族抗战中所体现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锻造的民族精神的张扬。同样,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再次在人类社会与病魔斗争的比较中,彰显了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
面对新的外部形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倒流逆风”,面对一些人试图让我们封闭和孤立的局面,面对所谓“新冷战”叫嚣,我们依然要靠自强不息,要靠团结一致。在通往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样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抵御一切惊涛骇浪的制胜法宝。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家以隆重的礼制致敬英雄、缅怀逝者正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态度的表现,也是政治文明成熟的象征。人类历史中不乏悲剧重演的教训,只有不忘历史、正确对待和讲述历史,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今天的岁月静好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是血与火、骨与肉筑成的新的长城奠基的;今天的大国地位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是巨大的民族牺牲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奠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同一切否定历史、歪曲历史、美化侵略、诋毁英烈的行径做斗争;更要讲好历史故事,让人们真正看到历史、感悟历史、铭记历史,让历史成为前行的动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外交学系系主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张骥:更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相关推荐
- 学史力行,肿瘤医院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
- 回溯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复旦上医举办庆祝建党百年党史知识竞赛
-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占昌友课题组发现血液中天然IgM为叶酸结合蛋白 负调控叶酸修饰的纳米药物体内性能
- 齐心投入 积极探索 复旦大学“在线教学”十五天
- 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牵头的肾癌临床研究明显提高疗效
- 潘基文基金会中方事务代表杨大为一行访问复旦发展研究院
- 来看复旦-永平如何续写携手发展故事
- 脑科学研究院赵冰樵课题组发现改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新方法
- 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2020公益论坛暨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2020上半年度工作会议在沪召开
- 从严从紧抓好冬春疫情防控,复旦大学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
- 现代物理研究所马余刚院士团队在正反超核质量和结合能测量中取得重要进展
- 相信,你的相信!
- 清醒认识短板不足,厘清目标、路径、任务,加快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规划与“双一流”学科建设大会暨“第一个复旦”研讨会召开
- 6位复旦人当选!“上海社科新人”评选结果揭晓
- 郑长忠:为世界谋大同而凝聚共识——中国外交话语权提升的逻辑与路径
- 行走,沿着红色的足迹!复旦教师前往甘肃、河北、福建开展主题社会实践
- 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上海市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
- 复旦大学召开2019年度退管工作会议
- 王曦:内外兼修,营造共同的网络文艺家园 ——也谈网络文艺的“用户”问题
- 复旦大学教授周鸣飞领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