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研究院和附属肿瘤医院柳素玲团队研究为三阴性乳腺癌提供潜在的治疗新策略
由于多种受体(ER, PR, HER-2)的表达缺乏治疗方法有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一直是乳腺癌研究的热点和治疗的难点。随着对三阴性乳腺癌相关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分子靶点,试图开发出更为有效的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
近日,《科学》(Science)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柳素玲团队题为“Interfering MSN-NONO complex-activated CREB signaling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三阴性乳腺癌特异性高表达的MSN可以通过与核蛋白NONO相互作用促进激酶PKCζ的核定位,从而磷酸化CREB并激活了其下游信号通路,为基于MSN和下游信号通路开发新的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有力证据。
为了寻找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富集表达的基因以期发现新的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分子靶点,柳素玲团队的博士研究生秦媛媛等人通过对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的细胞系和临床样本进行RNA测序分析,发现MS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特异性高表达。MSN属于ERM家族蛋白,蛋白的558位点的苏氨酸残基能够发生磷酸化修饰。体内外实验发现MSN显著促进乳腺癌的进展,并且这种现象强烈依赖于其558位点苏氨酸残基的磷酸化。
机制上,团队发现MSN能够与核蛋白NONO相互作用。以往研究报道MSN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突起的内侧,而NONO是一个核定位的蛋白。通过观察MSN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团队发现细胞中的MSN蛋白不仅存在于细胞质中,还具有较强的入核倾向,并且实验证实MSN和NONO的相互作用是MSN入核的关键。NONO是cAMP响应的信号通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团队通过实验发现MSN通过与NONO的相互作用促进CREB的蛋白磷酸化及上调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据相关报道,NONO参与cAMP信号通路的过程是通过缩减RNA聚合酶和带有CREB响应元件的下游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来促进基因的转录,这个过程并未涉及CREB的磷酸化水平的改变。CREB是一种核定位的蛋白,其蛋白磷酸化需要细胞核内的激酶发挥作用。团队在MSN过表达细胞系的蛋白质免疫沉淀样品中检测到了激酶pPKCζ存在。通过进一步探究pPKCζ在MSN-NONO相互作用促进CREB磷酸化过程中的作用,团队发现pPKCζ的核定位水平在MSN或者NONO敲低的细胞系中被显著下调。此外,在利用PKC的小分子抑制剂Go6983处理乳腺癌细胞之后,MSN过表达促进CREB磷酸化的现象被显著回补。
综上所述,当MSN与NONO发生相互作用在NONO的帮助下进入细胞核时,激酶pPKCζ也通过与MSN的相互作用被带入细胞核中,pPKCζ入核之后使得核内的CREB磷酸化,激活了CREB信号通路并进一步促进了乳腺癌的进展。
此外,团队利用来自临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异种移植瘤模型评估了CREB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靶点的效果。结果显示,CREB抑制剂666-15单独施加就对体内实验中乳腺癌的生长有更好的抑制作用,而与化疗药物多西他赛联合使用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更加显著。
该研究表明磷酸化的MSN及其激酶PKCζ在核蛋白NONO的帮助下进入细胞核。pPKCζ的核定位上升使得CREB磷酸化,从而CREB信号通路被激活,增强了含有cAMP响应元件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如ALS2及CCNA1,最终促进乳腺癌的进展。
据悉,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附属肿瘤医院博士研究生秦媛媛、陈为龙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柳素玲教授为通讯作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生物医学研究院和附属肿瘤医院柳素玲团队研究为三阴性乳腺癌提供潜在的治疗新策略
相关推荐
-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孔泉一行来访复旦大学
- 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他们在行动
- 《光明日报》整版报道:复旦大学立德树人,接力传递信仰火炬
- 市人大杨浦代表组调研复旦、同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情况
- 物理学系晏湖根课题组在新型二维关联材料中观测到广谱等离激元
- 科研攻关课程教学两不误,新冠前沿成果走进医学生课堂
- 微电子学院丁士进课题组报道一种基于分子层沉积工艺的高性能柔性气体传感器
- 学习弘扬红岩精神 传承复旦红色基因 复旦大学教育培训
- 复旦大学12个项目获批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立项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二
- 生命科学学院林鑫华、赵冰团队研究揭示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新机制
- 谋划开启新一轮战略合作 复旦与云南大学将在这些领域精准发力、提升能级
- 复旦“无学分讨论班”模式和六位老师获教育部“拔尖计划”实施十年荣誉奖项
- 生物医学研究院黄鑫欣团队合作研究发现激活一氧化氮通路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归巢和植入
- 孙鹤云 邢丽菊:发挥高校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 服务疫情防控一线 复旦大学“语·疫”线上多语翻译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 志德书院原创老校长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面向新生上演
- 上海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基地签约仪式在复旦大学举行
- 科技创新 融合共赢 2019复旦·思源全球领袖论坛举行
- 校领导春节前夕走访慰问后勤一线员工
- 教育部召开2021年重点工作推进会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