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林鑫华、赵冰团队研究揭示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新机制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鑫华、赵冰团队研究揭示了染色质重塑(Chromatin Remodeling)决定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命运的分子机制。7月21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血液学权威期刊《白血病》(Leukemia)。该研究揭示了染色质重塑因子Znhit1在造血干细胞静息态维持中的核心作用,并阐释了其重塑关键基因增强子区域的转录调控新机制。此项工作对全面理解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干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提供了理论基础。
表观遗传事件在生物体性状塑造中发挥关键作用。除经典的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外,核小体组分变化(如组蛋白变异体插入)引发的染色质重塑,也是表观遗传调控基因时序表达的重要形式。此前,林鑫华、赵冰构建了染色质重塑因子Znhit1的条件敲除小鼠,证实Znhit1通过介导组蛋白变异体H2A.Z在转录起始位点的插入,调控肠干细胞命运决定关键基因(Lgr5, Tgfb1, Tgfbr2等)的转录,维持肠干细胞干性(Nat Commun,2019)。提出染色质重塑在哺乳动物成体干细胞命运决定与组织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
染色质重塑因子Znhit1决定成体干细胞命运
本研究揭示了染色质重塑因子Znhit1在造血系统中的功能机制,证实Znhit1对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至关重要。分子机制上,Znhit1介导静息态维持关键基因(Pten, Fstl1, Klf4等)增强子区域染色质重塑,发挥转录调控作用,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维持造血干细胞静息态。同时,染色质重塑因子Znhit1缺失可导致小鼠骨髓增生异常,且Znhi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显著下调,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长期存活正相关。研究还揭示Znhit1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白血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者在肠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中的连续工作,提出染色质重塑与关键细胞信号交叉互作可组织特异性调控成体干细胞命运决定与组织稳态。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孙申飞、青年副研究员姜宁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鑫华和研究员赵冰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375-020-0988-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生命科学学院林鑫华、赵冰团队研究揭示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新机制
相关推荐
-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六指导组到校调研指导,校领导参加所在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 上海市委副书记廖国勋调研复旦大学并主持召开部分高校党委负责同志座谈会
- “复旦党校微党课”第二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 读懂世界 读懂中国 读懂未来!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刘红凛:党员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 推动银校合作迈上新台阶!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等一行来访复旦
- 张涛甫:中国的发展要有中国话语保驾护航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
- 微电子学院周鹏团队发表综述文章解析下一代计算技术中的二维材料
- 大力弘扬西迁精神! “溯江而上 医路高歌”上医重医西迁精神主题展开幕
- 上医重医举行“西迁精神”座谈会暨共建“爱国荣校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 “万众瞩目清凉山——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主题展览在复旦大学开幕
- 不忘初心、永远奋斗!复旦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暨
- 2019年第三次启明星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 针对固体燃料燃烧导致的健康风险,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气化学团队联合提出基于毒性效应调控的大气污染防控机制
- 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徐辉一行到复旦大学调研
- 3天20场前沿报告 聚焦表型组时代的人类健康
- 继往开来、接续奋斗,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快新时代病理学科建设!
-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徐彦辉课题组揭示转录起始复合物识别启动子及动态组装的分子机制
- 上观新闻:张文宏新书向多国提供免费版权,世界各地飞来600封自荐信为其当翻译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