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智扶精神,脱贫脱困脱俗气——安徽大学多措并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本网讯(新闻中心 吕昊,学生记者 姚家宁)平整的道路通开了村里村外,家家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脏乱差的环境一去不复返。随处可见的太阳能路灯成了村里一道道美丽风景,不仅照亮了夜晚的村路,也点亮了村民的心。夜幕降临,村路灯火通明,村民们陆陆续续出来散步、跳广场舞。张集村第3个人居环境点——王庄人居环境点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安徽大学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百姓钱包鼓了,生活丰富了,脸上挂满了笑容。
自17年学校选派第七批干部到阜南县王化镇张集村任职后,驻村工作队团结带领村两委,同心协力谋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踏实苦干,成效显著。
驻村如驻家助力地方扶贫
驻村工作队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团结和带领村两委,面对艰苦工作与生活环境,创新工作思路,加强组织协调,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形成产业带动,精准施策,顺利完成了“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任务,并正在巩固脱贫成果,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我校对口帮扶工作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入村工作以来,扶贫工作队成员始终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克服环境差异带来的不便,吃住在村、坚持每月驻村不少于22天。在帮助张集村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同村两委先后向上级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争取中组部、安徽大学、阜南县扶贫办和其他部门发展集体经济和产业资金近150万元,从社会引进基础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村两委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规则依法履职,确保管好、用好每一笔扶贫资金,并力争使扶贫资金能够通过合法途径实现增收增值。驻村工作队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开展文明村组、星级文明户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尚。同时,对8个自然庄和1个中心村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2019年,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开展了10多场内容涉及党的建设、妇女健康、扶贫政策、食用菌、家庭农场、蛋鸡、养鹅、龙虾养殖、蔬菜大棚等干部、群众、妇女、农户技术等主题的培训,让贫困户在培训过程中获得启发,增强创业和就业的本领。同时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农户脱贫增收;推行“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通过“三变”改革或者其他有效途径,持续培育和壮大定点帮扶村集体经济收益,群众的钱包都鼓了起来。
王化镇党委政府曾号召全镇“向安徽大学扶贫工作队学习”。由于我校驻村工作队的良好表现,扶贫工作队被王化镇评为“优秀扶贫工作队”和被阜南县委县政府评为“最美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队长夏世轩被评为“最美选派帮扶干部”和省直单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副队长李贤被阜南县委评为“选派干部帮扶标兵”,并当选“阜南好人”和“王化好人”。扶贫专干杨国志被王化镇评为“优秀选派干部”和“安徽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聚焦未脱贫户,集中火力攻坚,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歼灭战”;聚焦老少病残孤等困难群体,做到应保尽保,扎实打好社会保障“兜底战”。夏世轩说:“我只是全国千千万万扶贫一线上的普通的基层干部,没想到组织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这对我也是一种鞭策,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张集村的村民继续发展产业,让乡亲们脱贫后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发挥科教优势开展帮扶工作
在张集村驻村工作队的知识扶贫背后,离不开学校全方位、多层次、可持续的学科支持。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在教育方面的综合优势,将扶贫与扶知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安徽大学的学科、科技和人才优势,通过新型智库建设、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促进了阜南县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依托我校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学校在阜南县打造翼立方双创基地。2019年全年招商孵化各类创业团队/企业43家,目前累计入驻企业137家,登记办公人员719人。举办项目路演、政策培训79场,累计培训2500余人次。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帮助入驻企业申请商标47个,申请发明专利10个,已授权外观设计专利4个,孵化高企培育企业1家。完成阜南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成功申报阜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省级电商示范园。扶持的电商企业为全县电商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学校还在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加强与阜阳市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同时,我校在安徽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农业生态环保与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化、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先后多次前往阜阳开展了调研活动,在阜南等地开展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活动,对阜南县的农村电商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禽类企业的电商化、当地的物流设施和冷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完成了安徽省鸡蛋网商发展报告,为阜阳地方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实现科技扶贫,科技处还多次与阜南县科技局、经信委等部门进行沟通对接,搭建校地技术转移平台,组织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化学化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生命科学、艺术等学院的专家深入企业现场调研,促成科技成果落地转化。2019年,我校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还与阜南县签署食用菌产业文旅康养田园综合体框架协议,打造由食用菌科研基地、食用菌示范生产基地、食用菌综合市场深加工厂区、食用菌文旅康养主题村落构成的食用菌现代化产业园和食用菌田园综合体。
师生聚力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攻坚
日前,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通报了2019年度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核结果,我校在30余所高校中位居前列,综合考核评定为“好”等次。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发挥高校的教育、科技、文化优势,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可持续对口帮扶,在农产品“定向采购”消费扶贫,“E立方”众创空间建设,发展张集村种植与养殖业等方面成效显著。定点帮扶的张集村提前脱贫摘帽,受到了省委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全校师生也密切关注学校教育扶贫工作并投入其中。我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科技扶贫状元”“全国第七届扶贫状元”何家庆教授,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自身专长,献身扶贫工作一线,2019年10月病逝在扶贫调研途中。何家庆教授系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他曾考察大别山植物资源,为中央实施山区星火计划提供依据;赴大西南扶贫,行程3万多公里,推广魔芋栽培技术,被誉为“魔芋大王”;近年来致力于“栝楼扶贫”,走遍安徽、江苏、浙江等省,调研栝楼产业发展现状,传播栽培技术,帮助农民增收。2019年7月他晕倒在调研途中,获知身患绝症后决定把眼角膜捐献给山区贫困孩子。何家庆教授先进事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央和省直媒体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全媒体宣传何家庆教授先进事迹,我校也掀起了向何家庆同志学习的热潮,专门发文,在全校开展“向何家庆同志学习,争做‘四有’好老师”专题研讨、座谈等活动。
2019年,学校组织了6个学院1265名师生进驻金寨、临泉、和县、萧县、宿松、全椒等县,参加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选派师生数居高校首位。在短短7天内,我校师生以饱满的热情,往返2250公里,发放建档立卡问卷34536份、非建档立卡问卷2400份,圆满完成各项监测评估任务。在本次监测评估工作中,我校师生实现了零差错,工作作风和成效获得相关贫困户和基层扶贫干部交口称赞,得到了省扶贫办和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日前,省扶贫办发布公示,萧县、临泉县、阜南县等九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后,将标志着安徽省的贫困县全部“摘帽”。
另外,学校教育基金会、校工会、女知联等部门都到实地了解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情况。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唐仲英爱心社等院系和社团,也开展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收到了广泛好评。学校上下凝聚一心,多措并举用实际行动关注和支持着学校教育扶贫工作。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如期脱贫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内心最真切的声音。新的一年,我校将继续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学校与阜阳市、阜南县签署的战略协议,围绕张集村2020年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加大帮扶力度。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充分调动和运用好各方面资源,巩固和扩大帮扶成果。着眼硬目标,完成硬指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终战役做出积极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扶贫扶智扶精神,脱贫脱困脱俗气——安徽大学多措并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相关推荐
- 安徽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宣传招生严正声明
- 我校入选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_中新网_安徽新闻
- 我校师生积极配合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 学校召开审计整改推进工作专题会议
- 团省委副书记郑兰荣来安徽大学调研共青团工作
- 【疫情防控】安徽大学联合企业研发“基于人脸识别-红外温测和区块链技术的疫情防控平台”并推广应用
- 新闻传播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 安徽大学持续推进与长鑫存储合作
- 合肥学院来我校调研
- 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行第19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阿塞拜疆赛区决赛颁奖仪式
- 【疫情防控】最美寒假作业(八)——管理学院学子
- 文典学院举行系列新生启航教育报告会,构建大思政格局
- 【聚焦“双一流”】世界著名学术出版商出版我校教授主编书籍
- 【停课不停学】商学院:云端共上一堂课
-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专访安徽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靓玉
- 学校召开教工通讯员、学生记者培训会议
- 我校开展智慧教学系列专题培训
- 运动健儿志四方 红色跑道创辉煌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首次线上学习会 云端学习《民法典》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动员会 11-18
- 蔡敬民参加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11-15
- 商学院师生深入推进旅游扶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1-14
- 我校参加全省教育系统冬季校园疫情防控视频会议 11-13
高考招生
- 安徽大学2016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7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8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安徽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