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研究发现氢气在氧化物表面活化的新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黄伟新教授与德国马普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Hans-Joachim Freund教授合作,在H2与氧化物相互作用体系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H2在具有氧缺陷的二氧化铈(CeO2-x)表面发生均裂生成H-,同时氧化CeO2-x的新活化模式。研究结果“Oxidation of Reduced Ceria by Incorporation of Hydrogen”以全文形式在线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907117。
H2与氧化物(MOx)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多相催化反应体系。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了H2在氧化物表面吸附活化存在异裂生成质子(OH)和M-H-的模式(H2+ M2x+ + O2-→O2-H+ + M2x+-H-)和均裂生成质子并还原氧化物的模式(H2 + M2x+ + 2O2-→2O2-H++ 2M(2x-1)+)。在本工作中,黄伟新教授与Hans-Joachim Freund教授利用多种谱学表征技术,合作研究了H2在具有氧缺陷的CeO2-x粉末和CeO2-x(111)单晶薄膜表面的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A)、电子顺磁共振(图B)和电子能量损失谱(图C)的表征结果均观察到常温H2的吸附显著降低CeO2-x 样品中Ce3+ 的含量。这些结果表明了常温H2在CeO2-x 表面吸附能够导致CeO2-x 的氧化,从而揭示了H2 在CeO2-x 氧缺陷位均裂生成Ce4+-H- 并氧化氧化物(H2 + 2M (2x-1)+Vo→2M(2x)+Vo-H-)的全新模式(图D),并且生成的H-物种易于从CeO2-x表面扩散至体相。该模式的发现加深了对氧化物催化剂活化H2以及氧化物催化剂体系氢物种的基础理解。
黄伟新教授在氧化物体系氢物种及其反应性能研究方向开展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氧缺陷控制氧化物表面羟基反应性能”概念( Surf. Sci. 600 (2006) 793; J. Phys. Chem. B 109 (2005) 9202; J. Am. Chem. Soc. 131 (2009) 16366; J. Phys. Chem. C 111 (2007) 2198/115 (2011) 6815/115 (2011) 14290/116 (2012) 11921/117 (2013) 5800/120 (2016) 9845/120 (2016) 26968/122 (2018) 22530; PCCP 15 (2013) 12068; Chem. Eur. J. 21 (2015) 4252),制备了氧化物表面H-物种并研究其反应行为(PCCP 16 (2014) 7051; Chin. Chem. Lett. 29 (2018) 752),明确了氧化物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活性氢物种(J. Phys. Chem. C 116 (2012) 11921/Sci. China Chem. 62 (2019) 199),受邀在“Encyclopedia of Interfacial Chemistry: Surface Science and Electrochemistry”(ISBN: 9780128097397, Ed. Klaus Wandelt, Vol. 3, Elsevier B.V., 2018, pp 666-672)撰写“Surface Oxygen Vacancy-Controlled Reactivity of Hydroxyl Groups on Transitional Metal Oxide Surfaces”条目。此次H2在氧化物氧缺陷位均裂生成M-H-活化模式的发现将为该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伟新教授与Hans-Joachim Freund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兆瑞、德国马普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博士研究生Kristin Werner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副研究员千坤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nie.201907117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科研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德合作研究发现氢气在氧化物表面活化的新模式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大统一战线以多种形式助力疫情防控
- 中国科大在扭转双层石墨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科大第三次蝉联第七届大学生RDMA编程挑战赛一等奖
- 中国科大实现高性能可集成固态量子存储器
- 中国科大在高阶拓扑绝缘体理论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 中国科大基础教育集团与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
- 学校组织召开2020年校内预算项目申报专家评审会
- 中国科大在高性能单光子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TAR组在高能核物理实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科大在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长共轭结构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我校在原位同步辐射探究酸性电催化析氧反应中间体的研究取得进展
- 我校附一院互联网医院开通免费发热咨询门诊
- 学校举办2019年环球数码科技奖学金颁奖典礼
- 我校芳草社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 中国科大理论预言基于CoSb的新型高温超导备选体系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新一代高衬度低剂量X射线相位衬度CT装置”项目结题会议召开
- 中国科大隆重召开纪念建党96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 中国科大成功解析人类疱疹病毒6B型近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
- 中国科大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激发态载流子复合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校医院强化理论学习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