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TAR组在高能核物理实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唐泽波、张一飞课题组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等单位合作,在RHIC-STAR国际合作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在RHIC能区观测到粲重子Lc相对粲介子D0产额的增强现象。这一现象表明重味夸克在极端高温高密的新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有不同于冷核物质中的强子化机制,对深入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24, 172301 (2020)。
重味夸克由于质量比轻夸克大很多,在GeV能区的产率非常低,而且粲重子Lc的衰变寿命仅有60微米,实验上测量极为困难,尤其是在高能重离子对撞中。科大STAR研究组团队,主导研制了基于MRPC的飞行时间探测器,极大拓展了STAR实验上带电粒子的鉴别能力;同时作为主要参加单位参与了基于MAPS 高分辨硅像素技术的重味径迹探测器研制,使得高精度的重味强子衰变顶点拓扑重建成为可能。粲重子Lc的测量联合了这两个关键探测器。这项工作的主要作者中,课题组培养的两名博士谢冠男(现为LBNL博士后)、陈小龙(现为科大博士后)在物理分析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博士毕业论文即以该项成果为主要内容。谢冠男在领域顶尖国际系列会议Quark Matter 2017上获得“最佳墙报奖”,并得以作大会Flash Talk,报告了相关工作。
(a) Lc信号及Lc与D0的夸克组成示意图(b) 观测到Lc/D0产额的显著增强
RHIC-STAR 是基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STAR实验的大型国际合作组,由来自13个国家67个单位的706位科研人员组成。目前唐泽波副教授任STAR重味物理组负责人,张一飞教授任STAR合作组理事会理事、报告委员会委员。
该项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单位的经费资助。
相关链接: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4.172301
(物理学院、科研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TAR组在高能核物理实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相关推荐
- 我校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螺旋手性碳纳米管片段:分子尺度圆柱面手性增强圆偏振发光研究取得新进展
- 铜陵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牛爱平一行来我校调研
- 中国科大首次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多重非经典关联的同时分类
- 我校团学骨干热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 中国科大在自清洁轻质混凝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 中国科大在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学校巡视整改第二督导组赴学院开展督导工作
-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督查组来我校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督查工作
- 中国科大团队首创人工智能全自动地震监测系统
- 校出版社3种图书入选2019年全国百种科技新书
- 中国科大在类星体中央引擎燃料供应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杨金龙:探寻分子世界的奥秘
- 【中国科学报】向新冠肺炎发起挑战的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获2020年度蔡司研究奖
- 我校召开2019年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培训暨座谈会
- 万立骏校长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培训班作专题报告
- 我校13位党外代表人士当选各民主党派新一届省委会成员
- 中国科学院第一届临床研究前沿会议暨临床转化应用论坛成功举办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