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在生物医学光声成像方向取得研究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安徽省精密科学仪器实验室的田超研究员课题组在基于光声成像的无创前哨淋巴结示踪、光声成像质量提升和三维光声成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于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Physical Review Applied》和《Journal of Biophotonics》。
前哨淋巴结活检是目前乳腺癌分期的标准方法,其包括术前淋巴结示踪和术中图像引导的淋巴结活检。然而,现有的成像技术存在诸多局限性,如电离辐射、成本高、成像深度差等。为了应对临床挑战,研究提出了一种造影剂增强的光声成像方法,使用碳纳米微粒作为造影剂可以无创、无放射性地示踪前哨淋巴结并引导细针穿刺活检。研究以活体大鼠为对象,碳纳米微粒通过皮下注射注入前爪并染色前哨淋巴结。随后,在大鼠腋窝区同时进行光声和超声双模实时成像,示踪前哨淋巴结并引导穿刺活检。图 1 展示了整个研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光声可以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地对淋巴官、淋巴结、针头等进行成像和显示,可以为淋巴结活检提供了高质量的图像引导。此外,通过光谱分析发现,碳纳米微粒在光学吸收系数、光漂白性和光声转换效率方面比吲哚菁绿、亚甲基蓝等其他造影剂更优,是光声成像识别前哨淋巴结和图像引导活检的优良示踪剂。
研究为在体前哨淋巴结示踪和图像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为光声的临床转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我校博士生刘松德,通讯作者为田超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经费支持。
图1.基于碳纳米微粒的光声前哨淋巴结示踪和图像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a) 通过前爪注射造影剂着色前哨淋巴结。(b) 前哨淋巴结的光声和超声双模态实时成像原理、结果及组织学分析。
文章链接: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902046
https://journals.aps.org/prapplied/abstract/10.1103/PhysRevApplied.13.014001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jbio.201900212
(工程科学学院、科研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大在生物医学光声成像方向取得研究进展
相关推荐
- 巡视整改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
- 中国科大附一院召开2019年总结表彰暨2020年工作部署大会
-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
- 我国量子信息研究成果获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 我校网球队在全省大学生体育联赛网球比赛中夺得男子团体冠军
- 巡视整改领导小组召开第六次会议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 中国科大新型手性无机纳米材料的研制取得新进展
- 邓向阳调研中国科大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并慰问一线科研人员
- 中国科大成功解析人类疱疹病毒6B型近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
- 工程科学学院英才班同学赴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参观学习
- 学校召开疫情防控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视频会议
-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战疫”MV《带你回家》暖心首发!
- 中国科大成功举办公众科学日(线上)活动
- 中国科大在窄谱抗菌领域取得进展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强国号今日上线
- 机关党委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
- 中国科大研制纳米尺度“富集效应”增强二氧化碳电还原性能的高效催化剂
- 中国科大助力健康扶贫、探索慢性病管理新模式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