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火星磁强计成功开机
7月23日,我校研制的火星磁强计随“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7月24日晚22时24分,火星磁强计开机测试。通过对加电测试后下传的科学数据、工程参数和遥测数据进行了判读,火星磁强计工作正常,各项数据符合预期。
我校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空间有效载荷研制平台是火星磁强计的具体研制单位,自2011年成立以来主要从事空间低能粒子探测器和星载磁强计等空间环境探测载荷的开发和研制,同时为了服务于载荷任务,还开展了地面标定系统的建设。
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空间有效载荷研制平台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正式立项,所研制的火星探测器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我校张铁龙教授率领的研制团队通过载荷竞争优选,争取到火星探测器环绕器有效载荷单机—火星磁强计的研制任务,使得中国科大成为我国深空探测中首个承担单机级科学载荷任务的高校。由于火星探测任务具有技术难度高、发射存在窗口期限制等特点,在随后的四年里,研制团队弘扬航天精神,严慎细实,无私奉献,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疫情影响等重重困难,对无磁控卫星的精确空间磁场测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攻关,按计划保质量地完成了载荷研制任务,陆续成功交付了火星磁强计模样件、初样电性件、初样结构热控件、初样鉴定件以及正样件等产品,并积极配合各级总体参与联调联试、发射场测试演练、在轨测试等工作。经过各项试验测试以及用户单位验收确认,我校研制交付的火星磁强计产品功能性能指标均符合任务要求。
火星磁强计正样产品
学校高度重视火星磁强计研制任务,依托我校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结合航天型号任务要求,在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全力保障。校领导多次视察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听取载荷产品研制进展,并在“天问一号”发射当日第一时间向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
校领导视察实验室
“天问一号”预计将于2021年2月抵达火星,届时火星磁强计将肩负起高精度探测近火空间磁场环境的任务,与其他载荷配合以期在太阳风与火星感应磁层的相互作用、火星古地质地磁演化和火星大气逃逸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科研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问一号”火星磁强计成功开机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大研制耐受温度变化的超弹性和抗疲劳碳纳米纤维气凝胶
- 中国科大在单分子拉曼成像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提出扫描拉曼埃分辨显微术
- 中国科大锂电池固态电解质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
- 中国科大教育基金会向华中科大协和医院捐赠10台无接触自助终端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到中国科大先研院调研
- 中国科大新型手性无机纳米材料的研制取得新进展
- 中国科大在《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再次发表长文综述
- 中国银行合肥分行向学校捐赠疫情防控应急物资
- 安徽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召开
- 我校13位党外代表人士当选各民主党派新一届省委会成员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议
- 谢毅教授获得第四届Nano Research Award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离退休教职工社团、老年大学陆续开展线上活动
- 包信和校长一行在肥开展调研工作
- 学校与山西省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庆祝建国建院70周年运动会圆满举办
- 学校巡视整改第一督导组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开展督导工作
- 我校参加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并作专题报告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