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附一院托珠单抗治疗新冠肺炎研究成果在PNAS发表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徐晓玲教授与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魏海明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发现,托珠单抗能改善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有效方法。该研究成果于4月29日以“Effective Treatment of Severe COVID-19 Patients with Tocilizumab”为题,在线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国科学院院报》,缩写为PNAS)。中国科大附一院徐晓玲教授和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韩明锋教授为该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魏海明教授和中国科大附一院徐晓玲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该研究共观察了21例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国科大附一院感染病院最早使用托珠单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年龄25至88岁。其中重症17例,危重症4例。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平均体温38.8±0.6℃。在使用托珠单抗前均有1周的常规治疗史,但症状并未改善,平均5.6天后所有患者病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化,持续发热,低氧血症,肺部CT显示病灶进展。其中2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1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在予以托珠单抗治疗后的第一天,所有患者的体温均恢复正常,而后保持平稳,随后几天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大部分患者呼吸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胸闷减轻。75%的患者在5天内下调了吸氧流量,外周血氧饱和度保持稳定。2例在给予托珠单抗后的5天内撤离了呼吸机。外周血淋巴细胞数、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大部分在5天内恢复。所有患者均已出院,使用托珠单抗后平均住院时间15.1天。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继发性肺部感染。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托珠单抗在治疗重症或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作用,观察IL-6是否在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以及托珠单抗干预IL-6的疗效,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PNAS杂志针对该研究成果发布了相关新闻报道。
文章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4/27/2005615117
(文:李甜甜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科研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大附一院托珠单抗治疗新冠肺炎研究成果在PNAS发表
相关推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会召开全委扩大会议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TAR组在高能核物理实验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学校巡视整改第六督导组开展督导工作
- 我校代表团出席第十一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
- 中国科大实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一般信道参数测量
- 我校4位教师当选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 中国科学院第一届临床研究前沿会议暨临床转化应用论坛成功举办
- 我校潘建伟教授获国际激光科学和量子光学兰姆奖
- 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潘建伟院士获“物质科学奖”
- 我校举办“云美食”——第七届美食文化节
- 校党委召开2019年第四季度书记调度会
- 中国科大出版社2种出版物入选2019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出版物
- 中国科大仿珍珠母层隔膜提升锂电池抗冲击性能
- 安徽省定向招录选调生宣讲会在我校进行
- 舒歌群调研学校定点扶贫工作
- 中国科大在金属氧化物表面二氧化碳光致还原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天问一号”火星磁强计成功开机
- 龙舟赛世界冠军魏乐到我校指导龙舟队
- 中国科大阐明秀丽隐杆线虫产生稳健而灵活运动的神经环路机制和算法
-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郭志伟一行来我校调研试点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
新闻公告
- 2.5-5um波段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成功 08-20
- 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今日正式开园 08-17
- 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四五”发展研讨会召开 08-17
- 中国科大首次发现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08-17
- 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线上赛成功举行 08-15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