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讯教授团队发表集成电路领域高水平学术论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我校集成电路特色研究中心罗讯教授团队(ASIS & BEAM X-LAB)分别在集成电路领域顶级期刊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JSSC)、芯片奥林匹克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ISSCC)发表学术论文。论文中的研究成果,均基于国产硅基工艺流片,电子科技大学为唯一单位。
在2020年5月刊出的IEEE JSSC上,该团队钱慧珍博士发表了题为“A 20-32-GHz quadrature digital transmitter using synthesized impedance variation compensation”的期刊论文,钱慧珍、罗讯为共同通讯作者。该论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全数字宽频毫米波直接调制全正交发射机芯片,其中的数字化毫米波功率放大器集成整合10-bit数字模拟转换器(mm-wave power-DAC)。基于国产硅基28nm?CMOS射频工艺,完成了从数字基带信号到毫米波频段调制信号的直接生成。该全数字宽频毫米波直接调制全正交发射机芯片工作频宽20-32GHz、系统效率22.1%(含DAC)、支持64QAM/256QAM信号、支持500MHz调制带宽、单信道数据率高达3Gb/s。该新型全数字发射机支持多个5G FR2毫米波通信国际标准,相关技术已布局5G毫米波通信等无线传输产品。
全数字毫米波直接调制全正交发射机芯片及其性能对比
在2020年2月召开的芯片奥林匹克会议ISSCC上,该团队博士生舒一洋同学,发表了题为“A 18.6-to-40.1GHz 201.7dBc/Hz FoMT?multi-core oscillator using E-M mixed-coupling resonance boosting”的论文,钱慧珍、罗讯为共同通讯作者。该论文基于国产硅基40nm?CMOS射频工艺,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混合耦合模式倍增技术的多核振荡器芯片。该芯片能实现四个工作模式的生成与无损切换,工作频宽覆盖18.6GHz至40.1GHz、具有相关频段创纪录的最高FoMT性能,是业界首颗完整覆盖5G FR2毫米波通信各国标准的振荡器芯片,已技术转产5G通信等消费电子领域。
电磁混合耦合模式倍增振荡器芯片及其性能对比
我校集成电路特色研究中心罗讯教授团队(ASIS & BEAM X-LAB)于2015年7月正式组建。成立至今,团队主持了近30项纵向/横向产学研用科研项目,含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团队培育出IEEE领域顶刊MWCL责任主编(亚洲首位)、IEEE MTT学会技术发展委员会委员(MTT-4、MTT-5、MTT-23等三个分委会委员)、IEEE IMS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 RFIC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团队现已在国际集成电路领域、国际射频/微波/毫米波/太赫兹等领域顶级期刊(IEEE JSSC、IEEE TMTT、IEEE MWCL、IEEE TCAS-I等)、芯片奥林匹克会议(ISSCC)、国际射频/微波/毫米波/太赫兹等领域第一会议(IMS)、国际射频集成电路年会(RFIC)、国际定制集成电路会议(CICC)等发表收录60余篇高水平论文;现已授权25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含美国专利10项、欧洲专利5项),其中21项专利技术转产海思半导体等企业消费电子(含智能手机等)领域,并大规模商用量产;团队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斩获了23项射频/微波/毫米波/太赫兹等领域的国际奖项,含IEEE MTT-Society Graduate Fellowship Award两人次(含中国首位)、IEEE MTT-Society Undergraduate Scholarship Award两人次、IEEE IMS最佳论文展示奖、IEEE IMS最佳学生设计奖4项(含冠军3项)等。
IEEE JSSC为国际集成电路领域第一期刊,发表难度极大。IEEE ISSCC为国际集成电路领域第一会议,享有“芯片奥林匹克”的美誉,仅报道国际工业界、学术界的最具创新、最高性能、最有应用价值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
相关链接:
JSSC论文: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963645
ISSCC论文: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063100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罗讯教授团队发表集成电路领域高水平学术论文
相关推荐
- 刘晨飞:成电毕业后,选择扎根基层
- 航空航天学院本科生在《Mathematics》上发表论文
- 王华研究员获2020年度国际岩石物理与测井学会卓越服务奖
- 信通学院孔令讲教授做客成都“金沙讲坛”
- 公管学院举行“四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成电学子在第44届ACM-ICPC竞赛亚洲区域赛获佳绩
-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 电子科大博士生范志强获2020年度IEEE光子学会研究生最高荣誉
- 祝宁华院士受聘为我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 学校召开学生口学生返校工作会
- 学校2020年“寒冬就业双促行”启动
- 王丽校友做客“基层就业校友母校行”活动
- 信通学院邱昆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成果
- “互联网+”实验班举行2020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
- “健康消费观·青春零负担”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在电子科大启动
- 校领导调研资产经营公司
- 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举行2021年集成电路工程项目实训表彰会暨2022实训双选会
- 刘明侦教授团队在《美国化学学会能源快报》发表研究成果
- 学校在2021年全国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中作交流发言
- 电子论坛:光电子纳米材料在功能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
新闻公告
-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学习“开学第一课” 03-17
- 学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王芝同学,你真棒! 03-15
- 张云勇校友:青春之花如何更美? 03-15
- 经管学院启动新学期环校健身跑暨颁奖仪式 03-15
- “廖妈”,太强了! 03-14
高考招生
- 电子科技大学2018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6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7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格拉斯哥学院2015招生简章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