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再创佳绩
8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截至8月16日,我校共获得各类项目立项495项,直接经费2.7亿多元,获批数列全国高校第8位。
记者从我校科研管理部获悉,获资助的495个项目,包括面上项目29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59项、重点项目13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8项、重点国际合作4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1项,此外还有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外国青年学者、联合基金等类型的项目共16项。其中,医学生命领域共234项,占总获批数的47.3%,总经费1.23亿元。
优秀青年项目获批创历史新高。我校自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优秀青年项目以来,共获批36项。今年优秀青年项目获批数8项,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0,分布在化学、地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和医学5个学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获批为近五年来最高,4项目分别为生命和医学部3项、工程与材料科学部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为1项。重点项目获批13项,分布在数理、地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管理和生命、医学学部。
据科研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校今年集中期基金获批持续稳定在全国前8,面上项目、人才类项目和重点类项目均超过重点高校的平均资助率,这主要得益于全校各单位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高度重视,广大教师也给予很高关注度和参与度。这几年我们逐渐形成并完善了,学校、学院、课题组密切协作,把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有效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抓深抓细贯彻于日常工作,常年坚持不松懈。他说,今年优秀青年项目获批数占全国总数的2%,为我校历年之最;重点国际合作也达到获批历年之最;重点项目获批数量持续保持两位数;全国这次80多项重大仪器项目获批,我校是其中之一,实现了重大装备项目的突破;今年生命医学口的获批数有明显增长,约占全校获批总数的47%,表明我校生命医学口的科研能力在稳步提高。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校还有一些传统工科专业亟待提高申报质量,为此科研管理部明年的工作重点是稳定申请数量,大力提升申请书质量,继续开展基金能力提升的培育资助。
记者从我校科研管理部获悉,获资助的495个项目,包括面上项目29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59项、重点项目13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8项、重点国际合作4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1项,此外还有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外国青年学者、联合基金等类型的项目共16项。其中,医学生命领域共234项,占总获批数的47.3%,总经费1.23亿元。
优秀青年项目获批创历史新高。我校自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优秀青年项目以来,共获批36项。今年优秀青年项目获批数8项,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0,分布在化学、地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和医学5个学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获批为近五年来最高,4项目分别为生命和医学部3项、工程与材料科学部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为1项。重点项目获批13项,分布在数理、地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管理和生命、医学学部。
据科研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校今年集中期基金获批持续稳定在全国前8,面上项目、人才类项目和重点类项目均超过重点高校的平均资助率,这主要得益于全校各单位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高度重视,广大教师也给予很高关注度和参与度。这几年我们逐渐形成并完善了,学校、学院、课题组密切协作,把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有效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抓深抓细贯彻于日常工作,常年坚持不松懈。他说,今年优秀青年项目获批数占全国总数的2%,为我校历年之最;重点国际合作也达到获批历年之最;重点项目获批数量持续保持两位数;全国这次80多项重大仪器项目获批,我校是其中之一,实现了重大装备项目的突破;今年生命医学口的获批数有明显增长,约占全校获批总数的47%,表明我校生命医学口的科研能力在稳步提高。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校还有一些传统工科专业亟待提高申报质量,为此科研管理部明年的工作重点是稳定申请数量,大力提升申请书质量,继续开展基金能力提升的培育资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再创佳绩
相关推荐
- “总书记来到杨浦滨江,我们备受鼓舞”——杨浦滨江南段总设计师章明谈感想说设计
- 校党委书记方守恩一行到沪西校区调研
- 同济大学交通学科迎来创立106周年、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成立20周年,“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成立
- 设计创意学院学生设计的“新青年”系列红色文创作品获首届上海红色文化创意大赛二等奖
- 嘉定同济大学科技园推进交流会举行,区校合力推进大学科技园区建设
- 推进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让学术之光照亮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 新生院工科实验班《专业导论》高端讲座持续推进
-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②|护航垃圾填埋场安全高质量运行
- 同济大学2018年学生军政训练阅兵总结大会举行
- 汽车学院举办第17届“一二·九”歌会,师生深情高歌
- 12名同济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 吕西林院士获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终身荣誉会员”奖
- 同济学子捧获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本科组唯一最高奖——“高教社杯”
-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二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举行
-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来函感谢同济大学为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主题活动成功举办作出的突出贡献
- 我校开展首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评出10个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10个研究生导学团队
- 方守恩陈杰看望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
- 我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3项
- 设计创意实验教学中心获2019年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
- 同济大学举办“中国共产党安全观的百年考察”研讨会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