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二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举行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二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在学校举行。学院举办了院庆纪念大会、首届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翻译与传播研讨会、外语学科发展专家论坛等系列活动。
10月2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成立二十周年院庆纪念大会在学校四平路校区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江波在致辞中对各位教授、兄弟院校、各届校友、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外国语学院成立二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外国语学院在外国语人才培养、科研建设、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成就表示赞许。他表示,外语教学中,跨学科、多领域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性。他希望外国语学院以20周年为新起点,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贇发表致辞。她细数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世今生”,对外国语学院现在的基础实力雄厚、特色方向凸显的学科布局感到自豪。吴贇感谢广大院友和各界人士对外国语学院发展的支持,她表示,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将会继续坚持优良传统同时又锐意变革,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精语言、通文理、融中外的外语人才。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同济大学讲座教授许钧发表致辞。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査明建,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兄弟院校的外语学院对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二十周年表示祝贺。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吴建广发表致辞。学生会主席、日语系学生张轶阳发言,讲述外国语学院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意义。外国语学院院友会执行会长朱开富发表致辞。
在外国语学院师生配乐诗朗诵《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20周年礼赞》中,纪念大会落下帷幕。
当天上午,由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指导,我校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首届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翻译与传播研讨会在四平路校区逸夫楼落幕。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海内外的14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同济,围绕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翻译与传播研究各抒己见,深入探讨,成果丰硕。
江波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代表会议主办方向各位专家和参会代表表达了欢迎,并特别感谢中国翻译协会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的信任和支持。他指出,同济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辈出,更应依托地域文化优势积极开展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以便在吸收借鉴中传播中国文化并增进世界认同。
会议主旨发言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院长、中国形象研究中心主任胡开宝作《中国特色外交话语构建研究:内涵与意义》主题发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主任胡范铸作《目标驱动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主题发言。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沈骑作《从话语规划到话语共同体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新使命》主题发言。同济大学外语学院特聘教授、院长、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吴贇作《国家对外话语能力及其提升战略:内涵与规划》主题发言。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副主任王建开作《译者立场与中国话语外译》主题发言。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银泉作《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助力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与国家形象构建》主题发言。同济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中华思想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琳作《翻译话语建构性:中华思想文化觅母的跨文明传播》主题发言。
在闭幕式上,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智库)主任、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郑春荣教授致辞。他宣布会议组委会关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翻译与传播研讨会两年一次的会议机制。
当天下午,外语学科发展专家论坛在四平路校区逸夫楼113会议室举行。会议旨在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发展出谋划策。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主要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指委主任委员黄友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宁,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开宝,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国璋讲座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外国语》主编束定芳,东南大学原外国语学院院长李霄翔,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旭,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强,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宏俊,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文涛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外国语学院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从治理架构、科研机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地位、发展战略、问题困惑等七个方面对外国语学院当前的状况进行了全面介绍。与会专家围绕“外语学科新方向:发展规划与实现路径”“‘双一流’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思路与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与外语学科发展”“新形势下的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主题,发表了意见与看法。在对各位专家的观点和建议进行总结时,许钧指出,当前外语学科发展应突出特色、把握重点、增强自信、不断进取。学校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梳理专家们提出的建议,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努力把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建设推向新高度。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https://news.tongji.edu.cn/catv/index.php?classid=5698&action=video&id=1297&t=show)
10月2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成立二十周年院庆纪念大会在学校四平路校区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江波在致辞中对各位教授、兄弟院校、各届校友、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外国语学院成立二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外国语学院在外国语人才培养、科研建设、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成就表示赞许。他表示,外语教学中,跨学科、多领域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性。他希望外国语学院以20周年为新起点,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同济大学讲座教授许钧发表致辞。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査明建,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兄弟院校的外语学院对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二十周年表示祝贺。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吴建广发表致辞。学生会主席、日语系学生张轶阳发言,讲述外国语学院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意义。外国语学院院友会执行会长朱开富发表致辞。
在外国语学院师生配乐诗朗诵《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20周年礼赞》中,纪念大会落下帷幕。

江波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代表会议主办方向各位专家和参会代表表达了欢迎,并特别感谢中国翻译协会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的信任和支持。他指出,同济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辈出,更应依托地域文化优势积极开展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以便在吸收借鉴中传播中国文化并增进世界认同。
会议主旨发言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院长、中国形象研究中心主任胡开宝作《中国特色外交话语构建研究:内涵与意义》主题发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主任胡范铸作《目标驱动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主题发言。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沈骑作《从话语规划到话语共同体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新使命》主题发言。同济大学外语学院特聘教授、院长、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吴贇作《国家对外话语能力及其提升战略:内涵与规划》主题发言。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副主任王建开作《译者立场与中国话语外译》主题发言。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银泉作《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助力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与国家形象构建》主题发言。同济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中华思想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琳作《翻译话语建构性:中华思想文化觅母的跨文明传播》主题发言。
在闭幕式上,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智库)主任、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郑春荣教授致辞。他宣布会议组委会关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翻译与传播研讨会两年一次的会议机制。
当天下午,外语学科发展专家论坛在四平路校区逸夫楼113会议室举行。会议旨在为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发展出谋划策。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主要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指委主任委员黄友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宁,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开宝,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国璋讲座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外国语》主编束定芳,东南大学原外国语学院院长李霄翔,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旭,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强,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宏俊,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文涛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外国语学院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从治理架构、科研机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地位、发展战略、问题困惑等七个方面对外国语学院当前的状况进行了全面介绍。与会专家围绕“外语学科新方向:发展规划与实现路径”“‘双一流’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思路与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与外语学科发展”“新形势下的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主题,发表了意见与看法。在对各位专家的观点和建议进行总结时,许钧指出,当前外语学科发展应突出特色、把握重点、增强自信、不断进取。学校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梳理专家们提出的建议,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努力把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建设推向新高度。

(相关视频新闻链接:https://news.tongji.edu.cn/catv/index.php?classid=5698&action=video&id=1297&t=show)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二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举行
相关推荐
- 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举行
- 同济医科获评4个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和7个先进工作者
- 学校举行基础教育专家咨询会
- 同济大学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一网通办”上线
- 艺术与传媒学院学子获“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影像传播大赛高校组最佳纪录片奖
- 同济大学的研究表明:新冠状病毒与SARS存在交叉保护表位,有望推动中和阻断抗体研发
- 新增18个,同济大学4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同济大学-UNITAR首届国际组织预备人才训练营在日内瓦举办
- 学校党委第九轮巡察工作动员暨培训会召开
- 第一届城市交通交叉学科论坛举行,形成四方面共识
- 同济学子“SCIP+”绿色化工创新创业大赛斩获二等奖
- 同济大学牵头完成的24项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3项,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
- 强基础、重交叉、育栋梁,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再深化,同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启动
- 新版《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一书亮相上海书展,图书分享会举行
- 同济大学迎来毕业班首批返校学子,“硬核”科技为复学保驾护航
- 同济大学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 汪品先院士与新生院同和学堂学子对话,畅谈为人与为学
- 同济大学举行医学创新发展研讨会,共同谋划“十四五”医科高质量发展蓝图
- “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大学中学组上海地区决赛在同济大学圆满落幕
- 新生院济美学堂携手专业学院推出六大专场讲座,讲述“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同济力量”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