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创青春”创业大赛中获佳绩
“把爱好变事业,让遗产推广从个性化走向标准化,从关心小我需求到振兴中华文化”——来自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张婧瑜等同学组成的 “归雁—文化遗产推广工具包”在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中取得金奖,这也是我校第一次在公益赛道取得金奖。软件学院侯剑峰等同学组成的“虾滑输入法”团队在创业计划赛道取得全国银奖。

团市委副书记戴冰、团市委学校部部长徐速等领导参观我校项目展位,在3天的创新创业成果展中,我校项目获得各投资人、评委、与会观众的一致好评,在现场通过VR、AR设备,感受创新与创业的魅力。

在今年5月举行的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选拔赛中,同济大学13支创业团队入围上海市决赛,最终夺得5金8银,并捧得“优胜杯”,荣获“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我校团队在本次全国赛获得1金1银3铜的优异成绩。

“归雁?文化遗产推广工具包”,最早是张婧瑜等学生团队自发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我校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钟晓华老师和数学科学学院彭婧老师的指导下,在联合国亚太遗产中心的学科合作基础上,整合了各类文化遗产推广工具,为客户提供标准化定制服务的多元工具包,已经先后为虹口区、徐汇区等老建筑群进行针对性传承推广活动。

“虾滑输入法”则是基于软件学院的学生兴趣开发,以玩游戏的方式进行滑行输入,破解了目前VR/AR领域中文输入法欠缺的问题,团队经过近2年的开发,先后完成了Android、iOS手机端的产品,初步完成了VR/AR领域的开发,已经申请专利5项,获得300万意向投资。

我校在本届大赛的筹备工作中得到了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院系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2017年10月启动选拔工作以来,先后经过文本评审、校内3次评选、37次专项培训。 校团委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导师团,在项目选拔、项目培育、创业计划书撰写、项目展示、现场答辩等各个关键环节,反复模拟演练,给予各团队耐心指导。
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包括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三项主体赛事。大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 、全国学联、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由浙江大学、共青团浙江省委、金华市人民政府、浙江师范大学承办。共有全国2200余所高校逾百万大学生的15万余件参赛作品参赛,最终包括港澳地区高校在内的197所高校、369件作品脱颖而出,入围终审决赛。

团市委副书记戴冰、团市委学校部部长徐速等领导参观我校项目展位,在3天的创新创业成果展中,我校项目获得各投资人、评委、与会观众的一致好评,在现场通过VR、AR设备,感受创新与创业的魅力。

在今年5月举行的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选拔赛中,同济大学13支创业团队入围上海市决赛,最终夺得5金8银,并捧得“优胜杯”,荣获“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我校团队在本次全国赛获得1金1银3铜的优异成绩。

“归雁?文化遗产推广工具包”,最早是张婧瑜等学生团队自发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我校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钟晓华老师和数学科学学院彭婧老师的指导下,在联合国亚太遗产中心的学科合作基础上,整合了各类文化遗产推广工具,为客户提供标准化定制服务的多元工具包,已经先后为虹口区、徐汇区等老建筑群进行针对性传承推广活动。

“虾滑输入法”则是基于软件学院的学生兴趣开发,以玩游戏的方式进行滑行输入,破解了目前VR/AR领域中文输入法欠缺的问题,团队经过近2年的开发,先后完成了Android、iOS手机端的产品,初步完成了VR/AR领域的开发,已经申请专利5项,获得300万意向投资。

我校在本届大赛的筹备工作中得到了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院系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2017年10月启动选拔工作以来,先后经过文本评审、校内3次评选、37次专项培训。 校团委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导师团,在项目选拔、项目培育、创业计划书撰写、项目展示、现场答辩等各个关键环节,反复模拟演练,给予各团队耐心指导。
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包括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三项主体赛事。大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 、全国学联、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由浙江大学、共青团浙江省委、金华市人民政府、浙江师范大学承办。共有全国2200余所高校逾百万大学生的15万余件参赛作品参赛,最终包括港澳地区高校在内的197所高校、369件作品脱颖而出,入围终审决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学子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创青春”创业大赛中获佳绩
相关推荐
- 学校党委启动巡察“回头看”工作
- 专家学者齐聚我校共同研讨“‘双循环’背景下上海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 建筑设计研究院姚启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品先:我拿得出手的成就,都是60岁后完成的
- 我校将“五育”元素融入学生社区建设,全面提升社区育人功能
- 医学院举办《同此医舟、共济一世——同医抗疫专题展》,致敬抗疫英雄
- 同济大学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 同济后勤集团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让节约成为校园新时尚
- 青年最关心“两会”哪些话题?同济大学“青年看两会”主题沙龙举行
- 三学院联合举办空间信息与工程管理学科交叉论坛,共话“工程管理的交叉、融合、创新、互动”
- 我校共同承办2020年浦江创新论坛
- 机关开展“同济大学2021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
- 我校举行2018年度新入职教工岗前培训
- 同济大学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 聆听红色旋律,感悟初心使命,同济大学奏响“丰碑”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音乐会
- 当好主人翁,共绘新蓝图,同济大学教代会积极参与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 同济大学首开《“一带一路”文化经典解读》通识课程
- 同济推25项科创新成果,添彩工博会
- 2018年同济大学网络素养暨网络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校举行
- 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来校作报告,并与师生交流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