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同济智慧”
近日,浙江省公布100个全省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与同济大学结下深厚缘分的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名列其中。就在半月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贵庆教授冒雨来到沙滩村,指导东坞创客中心建设。他说,这里将建设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二期,主要打造创新创意中心、研学基地、房车露营基地等项目,与沙滩老街区块实现联动发展。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同济师生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悟文件精神,决心以更大的使命担当、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踔厉奋发新征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同济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同济大学师生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心怀崇高使命,主动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刻下了深深的“同济印”。
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同济样本”
肩背布袋,手拄竹杖,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布袋教授”的杨贵庆教授10年来坚持下乡,持续助力黄岩一个个古村庄重新焕发新活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杨贵庆教授团队自2012年起前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建立美丽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基地,在屿头乡沙滩村、宁溪镇乌岩头村、北洋镇潮济村等黄岩区西部乡村开展了美丽乡村的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黄岩乡村调查,他率先探索和提出了中国特色“新乡土主义”乡村规划理论,坚持“三位一体”“三适原则”及“三个层面”的理论要求,采取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方法规划乡村,给黄岩村庄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基于黄岩村庄的成功实践,2018年2月,杨贵庆团队推动成立了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致力于打造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及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教育平台。乡村振兴学院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要求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和建设人才,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同济力量。未来,团队将把黄岩经验向更广范围拓展延伸,更加深入探索校地合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模式,探求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之道,以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同济大学定点帮扶的云南省云龙县,继同济人助力云龙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同济人规划扶贫的队伍中,活跃着一群来自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规划院”)规划师的身影。在用心描画美丽新滇西、助力云龙脱贫摘帽后,规划院启明青年规划师团队继续以云龙县永安村为乡村振兴试点,从帮助永安村编制村庄规划到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改善等方面展开了力度更大的帮扶工作。该团队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邵甬教授团队共同开展“云龙县‘盐马古道’特征价值及整体保护利用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以线性文化遗产资源推动区域乡村振兴的机制和路径。
继成功设计同济人援建的永安上村村民议事点“永安之心”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袁烽教授团队正在着手“永安学堂”的设计。这是2021年学校重点帮扶项目,旨在通过改造与永安完小毗邻的下村村民议事点,为永安村打造一个连结校园与社区、融合虚拟与现实的“终身教育”公共空间。
学校还组织规划、建筑、环境及设计创意等多学科团队,协同推进永安下村门户空间改造,将聚焦桥头空间改造、公共厕所建造、标识系统设计等问题综合施策。改造后的门户空间将呈现新永安振兴发展的新面貌。永安村成为学校多个优势学科交叉聚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场”。
探索上海大都市郊区乡村振兴模式
在上海乡村振兴美丽新图景中,也蕴含着一批同济专家教授们的设计手笔。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院的众多师生发挥学科专业所长,积极作为,为探索大都市郊区的乡村规划与建设贡献同济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同济师生主动参与并协助制定了多个有关上海乡村振兴的规范性文件,如《上海市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和建设导则》《上海乡村振兴设计师手册》《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方案指南》等,开展了《上海江南水乡建筑元素普查和提炼研究》等基础性研究工作,并且持续推进《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设计案例》的编纂工作,有力凸显出规划设计在引导有序建设、统筹资源配置、赋能乡村空间、提升乡村风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院一批资深教师充分发挥各自在乡村领域的研究及实践积淀,积极承担了金山水库村、宝山沈杨村、宝山样桥村、浦东新南村、浦东海沈村等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设计工作,对村庄重点项目优化整合和整体风貌提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多位专家教授受聘为首批上海市乡村责任规划师导师和指导员。联合上海市相关委办局,同济教授多次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村庄设计单位、所在区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开设专题讲座,开展技术交流和培训。
不久前,同济大学联合编写的《乡村设计:理论探索与上海实践》一书首发。同济大学编纂的《上海乡村振兴设计师手册》最新版也向上海涉农区、相关镇发放。
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把推动上海乡村振兴的做法经验凝练成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论知识,推动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学术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乡村振兴中的“同济智慧”
相关推荐
- 由我校主办的国际神经科技创新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 校党委书记方守恩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
- 同济大学2021级“新生第一课”云端开讲
- 同济大学携手上昆共同打造的学生版《长生殿》进行阶段性汇报首演
- 同济大学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同济学子在“上纬杯”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中包揽前三名
- 同济师生参加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并获多项奖项
- “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研讨会召开
- 以智慧与科技赋能四型机场建设,民航机场智慧发展与科技创新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
- 我校6人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1个集体获上海市模范集体称号
- 我校举办2019届毕业生首场校园综合招聘会
- 新华社实地探访同济科技园企业如何复工复产
- 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来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 燃!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宣传片:思行合一 、交融成艺
- 毕业学子竞风流(2021年)② |初松峰:做乡村振兴的文化守护人
- 同济大学召开新时期文科发展专家座谈会,谋划“十四五”文科建设发展路径
- 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第13届国际咨询委员会议
- 新生院携手29家专业学院开启学术嘉年华,为大一学子选择专业解疑答惑
- 国内外专家建言同济法学院“四分之三世纪再出发”
- 台风“灿都”逼近,同济大学严阵以待,各校区设立突发情况应急处理队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