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首批国家新序列管理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一批纳入国家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列其中。此次全国共有89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参与优化整合重组,最终有38家纳入新序列管理,其中新材料领域18家,节能环保领域20家。以高校为依托单位入选的仅10家。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构建新时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和战略部署,今年2月,发改委正式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工作。工作总体思路聚焦“四个面向”,坚持系统布局,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以及关键技术突破等,旨在通过调整、整合、撤销等方式,形成布局合理、动态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工程中心新格局。
同济大学高度重视此次国家工程中心优化整合与评估工作,学校成立专项工作组,召开专题研讨会推进落实工程中心评估材料的编制工作;确定以城市水环境治理、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城市工业废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和城市水源保护及饮用水安全保障为工程中心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并按照发改委要求进行工程中心工作报告、评价数据表、证明材料等资料的整理和编写。在专项工作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我校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发改委优化整合评估,入选第一批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校领导表示,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入选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发改委与教育部对同济大学和工程中心工作的认可和支持。以此次优化整合为契机,学校将继续推动工程中心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需求,从管理运行机制、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力度,强化重大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将工程中心打造成新时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1995年获国家批复,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充分发挥学校人才集聚优势和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化学、物理、材料、机械、土木等专业进行学科交叉,开展超大城市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关键核心技术及重大装备的研发。工程中心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推动技术成果应用,带动产业发展,推进关键技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并建立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环保产业联盟、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了“产学研用”全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创新体系。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2007年国家发改委启动首次第三方综合评价以来,取得了4次“评估优秀”、1次“评估良好”的优异成绩。在2012年举行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20周年成就展”上,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重大成就奖”、戴晓虎主任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针对我国城市尤其是特大及超大城市日益严峻的复杂多介质环境污染控制问题,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未来将积极整合依托单位、共建单位的优势资源,聚焦“四个面向”,致力于解决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超大城市群复杂环境问题;推动绿色低碳环保技术突破,实现成果工程化应用,保障超大城市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公众健康,支撑美丽中国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争取用10-15年时间,把工程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城市污染控制领域国家重大工程技术的策源地、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孵化器、低碳生态环保行业发展的推进器、环保科技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高地以及高水平国际创新与合作交流的示范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首批国家新序列管理
相关推荐
- 同济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本科生“学术之星”、研究生“学术先锋”揭晓
- 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一行来我校访问交流
- 同济大学2020年新任辅导员入职仪式举行,要求辅导员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 学校党委第八轮巡察工作动员暨培训会召开
- 同济教授章明项目蝉联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
- 再捧“优胜杯”,同济学子6项作品全国“挑战杯”决赛获奖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同济大学附属医院6位医务青年分获“银蛇奖”及提名奖
- 身在同济,如何拥抱全世界?校外办主任为新生院九大学堂学子作主题讲座
- 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⑦∣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 “中国精神”大讲堂第三讲“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在嘉定校区开讲
- 同济大学左为团队与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徐金富、瑞金医院瞿介明团队合作发表研究成果
- 同济大学本科学子荣获第12届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金奖1项、银奖11项、铜奖12项
- 水运仪象台、汉代连机水碓……国际博物馆日,同济博物馆邀你“云”看展
- 我校“苗圃计划”基地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一行来访
- 经济与管理学院再获欧洲质量发展体系(EQUIS)五年期认证
- “高等学校校园3060双碳目标与路径”论坛在同济大学举办,44所高校共同签署《中国高等学校校园碳中和行动宣言》
-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影视教育基地”揭牌启动
- 以持续创新,领行业之先 ——探寻同济设计集团斩获上海市质量金奖的秘诀
- 以党建为引领,多措并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写在同济大学科技园成立20周年之际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