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华、赵红颖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为同步去除低浓度、高毒性邻苯二酯类目标污染物提供新策略
近日,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权威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以Supplementary Journal Cover(第二、三封面,亦称“补充期刊封面”)的形式,刊登了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国华教授、赵红颖教授团队题为“Selective Photoelectrocatalytic Removal for Group-Targets of Phthalic Ester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识别同一类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中特征性邻苯二酯基基团的选择性光电催化氧化新策略,能够实现复杂污染水体中低浓度、高毒性邻苯二甲酸酯(PAEs)一类目标污染物的同步选择性去除。
近年来,基于羟基自由基(?OH)的高级氧化技术(AOPs)无差别的强氧化能力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工作聚焦于去除低浓度高毒性的新兴污染物,例如内分泌干扰物、全氟化合物等。然而,在通常情况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往往以ng/L-μg/L极低浓度共存于10-100mg/L的其他低毒性有机物复杂体系中。因此,在实际水处理过程中,往往有天然有机物或出水中残留有机物的存在,使得大量产生的?OH迅速被(107~108 MC-1 s-1)消耗于高浓度低毒性的非目标有机物上。这使得在出水时CODCr等宏观指标虽然达到了排放标准,但并未能有效去除这些高毒性难处理的污染物,不可避免带来潜在的环境风险。另一方面,这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种类繁多,同一类污染物往往结构相似、性质相近,且常常同时出现在待处理的污染体系中。例如,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包含二甲酯、二乙酯、二正丁酯、二异丁酯以及二正辛酯等10余种,他们具有相似的邻苯二酯基结构,并均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风险和内分泌干扰活性,应尽可能同时去除。因此,如何发展一种选择性的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复杂共存的水体中去除一类低浓度高毒害的目标污染物,成为了目前的研究难点。
赵国华教授、赵红颖教授团队在研究工作中,采用模板法修饰的具有光子晶体结构的三维二氧化钛作为光阳极,构建了一种针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目标污染物的选择性识别表面,并通过光电催化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对富集在表面的邻苯二甲酸酯类进行氧化去除,并最终实现了对其内分泌干扰活性和水生毒性的消除。在10mg L-1其他低毒性有机物共存下,能够有效将9种30μg L-1邻苯二甲酸酯类一并优先选择性完全去除,水生急性毒性和雌激素活性几乎100%消除。这一选择性光电催化策略减少了光电能量在低毒害有机物上的无效消耗,从而极大减少了运行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该团队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固态核磁共振波谱、同位素动力学效应、原位顺磁共振波谱以及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对这种选择性识别和氧化去除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复杂水体中选择性去除一类目标污染物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论文通讯作者为我校特聘教授赵国华和教授赵红颖,第一作者为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蔡郡倬。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0c0710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赵国华、赵红颖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为同步去除低浓度、高毒性邻苯二酯类目标污染物提供新策略
相关推荐
- 12名同济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 同济大学本科生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 学校邀请赵旭东教授举办抗疫网络舒心沙龙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 世博盛会、人民健康、民生工程、创新高地,“同济智慧”助力浦东抒写城市生活最美华章(社会事业篇)
- 第六届“中德论坛”在我校举行
- 同济大学海内外校友与祖国人民同舟共济,踊跃捐款捐物驰援武汉
- “高等学校校园3060双碳目标与路径”论坛在同济大学举办,44所高校共同签署《中国高等学校校园碳中和行动宣言》
- 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① |全方位无缝衔接时代,同济大学研究生培养探索交叉融合之路
- 我校代表队在202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中太平洋赛区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中再创佳绩
- 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统计工作处级干部培训班在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举行
- 第二届国际道路安全创新论坛暨智慧交通安全驾驶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
- 首届同济大学学生科创盛典落幕,“学霸”风采闪耀校园
- 罗小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 2021教育思想大讨论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主题讨论成果交流会召开
- 我校举办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
- 同济李勇课题组在非厄米声学超构表面领域的重要进展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
- 校长陈杰与毕业生代表座谈,共话“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 左为团队与陈香美、蔡广研团队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蛋白质与细胞》,为肾脏再生医学疗法带来希望
- 嘉定校区联席工作会议召开,部署持续推进校区各项工作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