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海内外校友与祖国人民同舟共济,踊跃捐款捐物驰援武汉
今天(1月31日),学校新闻中心记者从学校校友会获悉,在海内外同济校友的鼎力支持下,截至今天中午12时,“同济大学医疗支援专项基金”共接受捐赠总额1015793.04元,其中通过线上捐款960529.04元,通过银行转账55264元;共计2608笔,3257(含团体捐赠)人次参与爱心捐助。今天,其中395140元捐款已用于采购2万片消毒片、20万只一次性医用手套、1.56万只防护口罩等医疗物资。
1月28日,一则题为《行动起来!海内外同济人,誓与祖国人民同舟共济!》的倡议书,在同济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号上一经发布,立即在海内外同济校友中引发热烈反响。该倡议由同济大学校友会与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面向海内外校友发出,并发起“同济大学医疗支援专项基金”。世界各地的同济校友纷纷紧急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或捐款,或利用各种渠道紧急采购、捐赠疫区当前紧缺的口罩及防护服等物资,一股股爱的暖流源源不断向疫区驰援。
“今天早上已收到德国校友们支援的防疫物品,这批物资已确认能用于临床一线。这批物资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感谢各位校友们不辞辛苦的援助。”昨天(1月3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同济医院)传来一则好消息,该院昨天上午已收到由同济大学德国校友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德国校友会合作采购、捐赠的第一批物资——2000套医用和生化用防护服。德国校友会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了这批物资,并迅速定向运送给武汉同济医院。同济大学德国校友会负责人表示,“留德学子和华侨华人心系祖国,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发展。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物资,尤其是可靠、高质量的医疗物资不是那么容易解决。同济大学与武汉同济医学院同根同源,我们这次联合起来为湖北和全国的防疫出点力,随时准备着为国内的需要寻求及时的解决方案。”
身在海外的同济人再次唱响同舟共济之歌,与祖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除了迅速行动的德国校友会之外,英国、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海外校友会也纷纷行动起来。由于国内医疗物资的紧缺,多个海外校友会或是直接捐赠物资运送回国,或是提供可靠的海外货源渠道,对此次同济人捐助物资采购的工作给予了实质性的帮助。还有各地方校友会及行业校友会也通过组织“一起捐”、公众号、朋友圈等多个途径发起倡议,发动广大校友奉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得到了北京、云南、四川、江西、西安、中山、沈阳、河南、杭州、新疆、深圳、南京、无锡、福建、青岛、烟台、宁波、大连等各地同济校友会,以及高尔夫、城建等校友会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同济人一颗颗爱心汇聚,向疫区人民送去最温暖的关爱和最美好的祝福!
这次同济广大校友个人捐赠踊跃,带给学校校友会诸多感动:“此时此刻,真切感受到同济人同舟共济的精神得到了最好地传承与发扬!”广大校友第一时间响应倡议,慷慨解囊。校友何万篷通过其创办的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在“同济大学医疗支援专项基金”下设立子基金“同济—前滩综研医疗支援基金”,并捐款10万元;校友杜晨旻、刘林焰夫妇,在当下物资采购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为学校提供了大量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手套、护目镜、消毒片等货源;校友王奇通过我校基金会途径捐赠一万副医用手套,直接发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友帮忙从美国采购了100支体温枪发往学校;大连校友会秘书长高金萍的家中亲友,同她一道通过“同济大学医疗支援专项基金”进行捐款……此前,季昕华、葛永昌等校友已通过社会渠道向疫区捐赠大量紧缺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物资。甚至还有并非同济人的海外华人受此感染,也通过“同济大学医疗支援专项基金”向祖国人民献上一份爱心:“我不是同济人,但同为科研工作者的一份子,感谢同济提供这个平台,聊表绵薄之意。中国加油!”
目前,我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物资采购工作,所采购物资将于第一时间送往武汉疫区,支援同济各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各附属医院。
“同济同济,同舟共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海内外校友纷纷在捐赠平台真情留言,表达与祖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坚定决心与真挚感怀。(新闻中心、校友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海内外校友与祖国人民同舟共济,踊跃捐款捐物驰援武汉
相关推荐
- 学校开展敬老节庆祝活动,关心关爱离退休老同志
- 校领导出席“沪港大学联盟”成立仪式及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 中共同济大学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 “对话历史,致敬青春”,百名时代青年讲师轮训暨集体备课开讲
- 我校本科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夺冠
- 同舟共济、共同战疫,同济物业人在行动
- 同济大学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揭牌,助力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 “软土隧道强震非一致作用安全控制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已运用于港珠澳大桥等30多个重大工程
- 校领导率队赴大理州云龙县调研定点扶贫工作
- 全院战疫,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防疫总动员
- 我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掌上智村”团队携乡村产业振兴案例库走进云龙,助力当地产业振兴
- 同济大学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 校领导出席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中国战略伙伴网络圆桌会议
- 《城市交通与法治》新书首发,为城市交通交叉学科建设的又一成果
- 【劳动观察】疫情未平息,心态不能先“崩”!无论奔赴一线、还是在家办公,听听心理专家教你如何减压
- 同济创新创业日暨“疫情下的加速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举行
- 教育部专家组来校开展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
- 上海市教育系统东北片高校妇女工作会议在校举行
- 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⑥ | 群雁高飞因头雁——记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之高绍荣团队
- “数学云端”让你更有“数”,解密数学学院的“幕后功课”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