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同济医院医疗集团眼科联盟及日间病房揭牌,中德同济眼科新技术论坛举行
12月5日,第二届中德同济眼科新技术论坛暨同济医院医疗集团眼科联盟及日间病房揭牌仪式在附属同济医院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吴广明、德国眼科学会主席Claus Cursiefen,以及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德国科隆大学附属医院,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医学院,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第九、第六人民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吉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北京301医院,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眼科中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以及来自江苏、上海、安徽、内蒙古、云南、山西、浙江、湖北等地27家合作单位的专家代表线上线下参加了为期2天的学术会议。
吴广明在致辞中介绍了同济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对外合作模式。他表示,百余年来,同济大学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坚持“医工救国”的初心不改,肩负“教育兴邦”的重任不忘,同济医院眼科医联体的成立为学科构建中的“国内大循环”,眼科牵头的中德合作为“国际大循环”,双循环发展模式充分展现了同济人砥砺前行、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希望同济眼科能在学科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更卓越的成绩。
Claus Cursiefen在线上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表示德中关系已进入新时代,德方愿扩大与中方的医学人文交流,继续为德中两国医生和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合作平台,在医教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更好传承宝隆精神,促进中德眼科共同发展。
附属同济医院院长程黎明对德国教授团及国内各位专家与会表示欢迎,介绍了医院近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同济医院眼科与联盟单位成立医联体,扩充了同济医院医联体专科队伍,对同济医院推进医联体工作意义重大。医联体能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强弱项、补短板,从而促进专科整体能力提升。
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军肯定了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果及对同济医学的贡献,希望眼科未来发展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思考与提升人才培养的方式与能力。
附属同济医院眼科主任毕燕龙介绍了眼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及未来展望。主治医师李厚硕介绍了眼科日间病房的筹备及使用情况。副主任医师王震介绍了眼科医联体的筹备及合作概况。自2019年启动当日日间病房起,床位占用率及住院手术人次均取得重大突破,同比增长率居外系前列,其中床位占用率从2019年的79.12% 提升至2020年的93.97%。他表示,今后将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重点突破、有序建设亚专业人才队伍,以眼科联盟为支点、以中德合作为契机,优化配置、整合共享国内外特色学科资源,建立联盟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坚定目标。
附属同济医院发展中心主任、医联体联盟理事长、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院长宣读了医联体成员名单。该联盟着力促进眼科优质医疗资源纵横整合,提高眼科的诊疗水平和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在眼科的临床技能、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建立多层次合作交流机制。在自主平等的原则下,促进各方合作共赢,努力打造专科优势明显、管理精细、服务优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眼科专科联盟。
随后,第二届中德同济眼科新技术论坛举行,眼科手术技术实操培训班及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教育同步进行。与会专家围绕眼科临床及基础研究新进展的主题开展了学术报告和研讨,并进行了眼科手术操作培训。
(图/江平 视频/武毅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附属同济医院医疗集团眼科联盟及日间病房揭牌,中德同济眼科新技术论坛举行
相关推荐
- 我校获批11项2019年度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云赏同济园③:一组最新美图带您共赏久违校园里的春光、春色、春景
- 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品先:我拿得出手的成就,都是60岁后完成的
-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深化改革不松劲,内涵建设再加力,加快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 毕业学子竞风流(2021年)② |初松峰:做乡村振兴的文化守护人
- 同济2教授获2019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
- 设计创意学院学子走进社区菜市场,用设计激活社区创新自治
- 同济代表队在2019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两站金牌
- 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在同济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 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 同济大学“人民城市人民建”实践课堂开讲,城市智库举办超大城市社区营造“微基建”案例研讨会
- 《科学》发表同济大学高亚威教授团队联合研究成果
- 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统计工作处级干部培训班在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举行
- 152名同济学子访问7省市38名优秀校友,2020年“同行计划”暑期实践锻炼开展“寻访同济人”活动
- “软土隧道强震非一致作用安全控制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已运用于港珠澳大桥等30多个重大工程
- 同济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举行
- 张弛研究团队在二阶非线性光学氧化物晶态材料研究中再获重要进展
-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②|护航垃圾填埋场安全高质量运行
- 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与四平路街道签署框架协议,街校共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 我校与相关单位联合发布《2020中国区块链城市创新发展指数》报告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