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师剧《国之英豪》再度献演,展现李国豪老校长爱国奋斗的光辉人生
11月3日晚,作为上海市教委校园大师剧创编巡演项目,原创大师剧《国之英豪》在我校四平路校区大礼堂精彩献演。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各职能部门、学院党委、团委负责人,土木工程学院负责人、教授和青年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各学院二千余名师生代表在现场共同观看了演出。
《国之英豪》以上世纪30年代在战火中满目狼藉的同济大学吴淞校区拉开序幕,共分为“烽烟寻路”“狂风大浪”“西行东归”“迎接黎明”“逆境求索”“两个转变”“历史作证”七幕,历时1小时50分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李国豪老校长的成长奋斗历程,塑造了李国豪老校长在少年、中年及老年时期爱国奋进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其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光辉一生。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工作党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及《上海市文教结合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持续采取“1+N”创作模式、引入专业力量扶持开展大师系列校园剧创编巡演计划的背景下,为积极创编好我校大师剧目, 助力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钱正、副教授海力洪和青年教师董逸继《同舟共济》舞台剧之后再度联袂合作,于2019年秋编排出完整的《国之英豪》剧目,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首演大获成功,反响热烈。
钱正介绍,该剧以李国豪老校长的“爱国报国情怀”为主线,着力书写了李国豪老校长从身为同济学子少年立志,到远赴德国留学、而后毅然回归祖国,到壮年时面对困厄依旧牵系祖国桥梁事业,再到高瞻远瞩地倡导并亲自组织实施学校“两个转变”,以及老校长为宝钢二期工程提供科学方案支撑等史诗故事,在舞台上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爱国诗篇。
此次演出的演员构成十分丰富,有表演专业的大一新生,也有毕业多年再度回归校园的校友,他们共同以同济人的身份登上舞台,真情演绎了李国豪老校长的辉煌人生。
参演同学们均表示,十分荣幸能够获得这一次参演机会。虽然排练过程中,在对人物的塑造上遇到一些困难,但经过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不停歇的排练,在总结上一年度的演出经验、充分参考各类资料和不断的思考与学习之后,同学们最终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精彩演出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青年教师操金鑫在观看完演出后,激动心情溢于言表:“通过大师剧再次感受李国豪老校长光辉的一生,我倍感鼓舞,深受教育。我们要学习老校长矢志不渝的报国情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深邃宽广的远见卓识、润物无声的崇高风范,努力续写‘国之英豪’辉煌,培养更多‘国之英豪’栋梁”。
2020届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毕业生刘东麟表示,很荣幸可以在剧中扮演老年时期的李国豪校长。在扮演李国豪老校长的过程中,被老校长的精神所感动。老校长不畏艰辛和困难,坚持追求真理,永远把大局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每一个同济学子应该牢记于心的。
新生院国豪学堂学生表示,观看了大师剧,对李国豪老校长的光辉人生和崇高风范有了更多更直观的了解,被老校长炽热的爱国报国情怀深深感染。我们要学习老校长的精神,掌握过硬本领,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学校深入挖掘校史资源中的育人元素,持续推出了同济出品的系列校园文化育人产品。学校将这些剧目的创编及展演活动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一大批表演专业学生及全校高水平艺术团、学生文艺社团的学生在排演、参演过程中,接受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从同济校史中一些英雄人物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从而激发了学子的报国之志和使命担当。(图/江平 视频/武毅翔、宋宇星、刘浩裕、李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原创大师剧《国之英豪》再度献演,展现李国豪老校长爱国奋斗的光辉人生
相关推荐
- 同济戈宝学团队在结核病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同济大学党委与嘉定区委中心组联组学习会举行,区校合力打造千亿级科技园,共建基础教育集团
- 市第十六届运动会足球赛第三轮赛事举行 同济男子超级组大胜华东政法队
- 同济主持或合作完成的8项目分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
- 附属东方医院设计、启用沪上首台户外核酸采样工作柜
- 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
- 医学院结核菌免疫逃逸机制重要研究成果入选健康报社组织评选的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
- 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教职工活动中心揭牌
-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来同济大学调研指导督促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工作
- “导路者”全新升级,我校为进博会研发官方数字智能导览系统
- 辅导员党史学习专题报告会举行,齐路通少将讲述“学好党的百年历史,坚定信仰砥砺前行”
- 马克思主义学院4名教师获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武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 同济大学党委启动第五轮巡察工作
- 同济大学学生思政工作创新论坛举行,对一批学生思政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 “纪念宝隆”同济医院发展论坛举行,附属同济医院无人系统智能医院建设启动
- 同济推25项科创新成果,添彩工博会
- 152名同济学子访问7省市38名优秀校友,2020年“同行计划”暑期实践锻炼开展“寻访同济人”活动
- 同济大学-UNITAR首届国际组织预备人才训练营在日内瓦举办
- 三学院联合举办空间信息与工程管理学科交叉论坛,共话“工程管理的交叉、融合、创新、互动”
- 同济大学获6项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