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获6项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校6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以同济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同济大学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2项目分别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同济大学为第一合作单位、与我校合作多年的同济讲座教授、奥地利科学家赫伯特·芒(Herbert A. Mang)教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另有同济大学合作完成的3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占山教授领衔完成的“多功能强激光薄膜器件设计与全流程制作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程鑫彬教授、焦宏飞副教授分别为该获奖项目的第二、三完成人。
医学院肺部肿瘤研究所所长、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领衔完成的“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肺癌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然而,早期肺癌诊断假阳性率高、晚期治疗效果差是肺癌诊疗领域的瓶颈。周彩存教授带领团队经过12年攻关,创新性研发了肺小结节鉴别诊断新技术,创建了“精准、快速”的诊断体系,将肺小结节肺癌诊断阳性预测值从69%提高至95%,2款肺癌辅助诊断试剂盒获批上市。团队还首创了肺癌精准化诊疗策略,创造肺癌诊疗“中国速度”,将患者总生存期从不足一年延长至三年。多项成果被写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欧洲肿瘤内科学会等指南,在全球推广应用。附属肺科医院许亚萍教授、任胜祥副教授、苏春霞副教授、蒋涛博士分别为该获奖项目的第五、六、七、八完成人。
赫伯特·芒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结构工程和计算力学专家,曾任奥地利科学院院长、欧洲应用科学计算方法学会主席,现为我校讲座教授、维也纳技术大学名誉教授,是美、德、中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院士。2004年,奥地利以其姓氏命名了第17460号行星。芒教授1981年即以联合国特派专家身份来华工作并讲授有限元法,推动了我国机械与土木领域第一款有限元软件的研发。在此后近40年持之以恒的合作中,他致力于促进中奥双边及国际多边科技合作,曾多次代表奥地利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等签订了科研合作备忘录,大力推动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与我校建立“中奥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中心”;与我校袁勇教授、柳献教授、陈之毅教授、禹海涛教授、张姣龙博士、李翀博士组成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展了多项重大课题研究,联合培养指导了20余名年轻学者,并积极为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的科研出谋划策。此外,他还积极提携中国学者到国际学术组织任职,为我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建言献策。他为我国乃至世界结构工程和计算力学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领军人才,为我国科技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作出了杰出贡献。赫伯特·芒教授是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首位奥地利籍科学家。
以同济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琪教授为第二完成人的“大型污水厂污水污泥臭气高效处理工程技术体系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攻克了大型污水厂污水、污泥、臭气高效处理工程关键技术,助力建设环境友好型污水厂,实现了“水、泥、气”同步治理和规模化推广应用。项目成果推广应用于全国120余座污水厂,其中包括亚洲最大的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
以同济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刘春教授为第三完成人的“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瞄准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成灾机理、前兆识别和立体遥感监测预警等关键问题,历经十余年多单位联合攻关,构建了“地质+测绘”结合的滑坡隐患监测与前兆识别体系。成果已在西部山区和三峡库区等全国多处滑坡地质灾害高发地推广使用,有效识别了千余处大型滑坡隐患,成功预警数十处滑坡灾害。
以附属同济医院为第五完成单位、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童晓文教授为第六完成人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体系的建立和推广”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文/黄艾娇 视频/武毅翔、东方卫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获6项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相关推荐
- 台风“灿都”逼近,同济大学严阵以待,各校区设立突发情况应急处理队
- 校领导慰问同济进博会志愿者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强震区滑坡崩塌灾害防治技术方法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 附属东方医院领衔编制的《医疗应急救援车载移动医院车辆管理要求》被列为上海市地方标准
- 嘉定校区添文化新地标,文榷堂揭牌启用
- “人工智能高中创新实验班”培养项目启动,同济大学积极探索人才贯通式培养新模式
- 我校获批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其中凝聚着“同济智慧”
- “以美而育,向美而生”,新生院济美学堂推出学科美育5大专场讲座
- 中国科学家首获全球海洋石油工业界顶级大奖,同济大学朱伟林教授荣获OTC亚洲特别贡献奖
- 民建同济大学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 “叶书麟先生90诞辰暨《地基处理》出版30周年座谈会”在校召开
- 为城市做“体检”,首份《上海城市运行安全发展报告(2016-2018)》蓝皮书发布
- 校领导为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
- 同济大学出版社9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专项规划
- 【新华网】【湖北救援日记】阴霾终将散去,四海春暖花开
- 金亚斌在《物理学进展报告》上发表研究表面共振结构调控弹性波的封面论文
- 我校召开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动员大会
-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来函感谢同济大学为虎门大桥涡振处置作出的贡献
-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亟待提高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