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德国发展报告(2020)》发布
9月19日,由我校德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德国发展报告(2020):转型中的德国》(德国蓝皮书)发布会暨“‘后疫情时代’的德国、欧洲及中德、中欧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沪举办。中国驻德国前大使、我校名誉教授、我校德国研究中心特别顾问史明德,我校副校长蒋昌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陈新,我校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我校浙江学院校长、我校原副校长董琦等出席发布会。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社科院、上海欧洲学会等科研机构的7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发布会由我校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办,《德国研究》编辑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协办,并通过在线会议平台进行了直播。
史明德对《德国蓝皮书》研创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敬意并作主题报告。他表示,在国际范围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背景下,中欧通过绿色、数字合作伙伴关系等机制以及在经贸投资、卫生等领域开展实质合作意义重大,向国际社会释放出支持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这也对德国及欧洲研究学界提出了新的课题。此外,中欧双方的实力变化必然导致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经历调整、重塑,这是非常值得学界关注的问题。期待欧洲研究学者能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的驱使下,扎实研究,提出更多的真知灼见。
蒋昌俊在致辞中对《德国发展报告(2020)》的成功发布表示祝贺,对过去一年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在资政、科研、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的各项成绩给予肯定,向各位关心、支持和帮助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欧洲研究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德国研究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期待在史明德大使以及各兄弟单位、机构的支持下,同济大学的德国及欧洲研究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谢寿光通过视频致辞。他表示,《德国蓝皮书》研创团队在郑春荣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持续深入地开展对德国以及中德关系的研究,蓝皮书已经成为国内德国研究领域的一张靓丽名片。期望《德国蓝皮书》研创团队能够在过去九年扎实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思路,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贡献智慧。
陈新通过视频致辞,向《德国蓝皮书》研创团队表示祝贺。他表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这对学界、学者均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用合适的理论阐释新的变化,期待在未来继续拓宽、深化与同济大学等兄弟机构的实质合作,共同推动德国及欧洲研究向前发展。
我校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发展报告(2020)》主编郑春荣对《德国发展报告(2020)》的框架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分版块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他说,2019年是“默克尔4.0”政府的第二年,也是德国面对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诸多不确定性进行政策调整、重新定位的时期,这也是今年蓝皮书主题“转型中的德国”的由来。郑春荣向支持和关注《德国蓝皮书》的学界同仁、领导和媒体朋友表示感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主题报告中表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叠加之中,大国竞争的加剧和长期化将成为常态。努力维持国际战略平衡、做大外交回旋空间、确保对外经贸韧性将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点。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丁纯教授作主题报告,对中欧双边经贸的动态、问题、特征和成因进行了阐述。他强调,经贸依然将是中欧关系的稳定锚。从总体上看,中德经贸呈现出竞争合作并存、竞争性渐强的态势。
一年一度的《德国发展报告》对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形势进行跟踪介绍与分析,为了解和研究德国提供最新的信息、动态、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学者的观点。自2012年5月首部《德国发展报告》面世以来,已连续发布9部。该报告已逐渐成为国内德国研究领域的标杆性成果,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当天下午,“‘后疫情时代’的德国、欧洲及中德、中欧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院校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当前中德及中欧关系、德国内政外交变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德国发展报告(2020)》发布
相关推荐
- 我校光子学与声子学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光学近场调控研究重要进展
- 由我校主办的国际神经科技创新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何成为我校干部作《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
- 校关工委举行《同济学子话恩师》赠书仪式
- 同济建筑规划学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杨浦滨江考察,表示将继续努力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 校长陈杰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调研,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我校将“五育”元素融入学生社区建设,全面提升社区育人功能
- 学校召开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座谈会暨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意见征求会
- 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郑思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 同济大学董事会换届工作会议暨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 “叶书麟先生90诞辰暨《地基处理》出版30周年座谈会”在校召开
- 同济大学第五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主论坛开幕,22场学院学科分论坛开讲
- 矢志原始创新,用科学理论为重大建设提供坚实支撑?——记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李杰
- 同济大学携手上昆共同打造的学生版《长生殿》进行阶段性汇报首演
-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来函感谢徐祖信院士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出的贡献
- 我校35名师生获2020年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表彰
- 聆听红色旋律,感悟初心使命,同济大学奏响“丰碑”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音乐会
- 我校通过教育部“节约型校园节能综合改造”项目验收
- 同济大学迎来毕业班第二批返校学子,自主研发的“智能返校系统”为复学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 同济大学组织收看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