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第五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主论坛开幕,22场学院学科分论坛开讲
5月30日上午,以“同绘蓝图·济托未来”为主题的同济大学第五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主论坛以视频方式拉开帷幕,数百名海内外青年学者齐聚“云端”,开展学术交流,也藉此走近同济、了解同济。校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常务副校长伍江,副校长吕培明、顾祥林出席设在逸夫楼的主论坛线下会场。伍江主持论坛。
方守恩发表致辞并宣布论坛开幕。他表示,同济大学始终将人才工作视为兴校强校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学校以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支持力度,不断优化青年人才在同济大学的成长环境及团队配备、科研及生活等各方面条件。同时,学校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引育并举,不断创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努力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同济大学热切期盼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加盟同济大家庭。
陈杰以《逐梦前行,静待花开》为题,向参加论坛的海内外青年学者介绍了同济大学的总体情况及发展成就。他以一幅幅生动照片,讲述了建校113年来一代代同济人爱国奋斗、赤诚报国的故事,展现了学校一个个学院学科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同济智慧、同济力量。他表示,同济大学将为海内外青年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学校热诚欢迎青年才俊,“同济天下,未来有你”。
吕培明介绍了学校人事人才政策,顾祥林介绍了学校学科发展和科研相关政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佳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岳锐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孔庆钊教授分别讲述了当初选择加盟同济大学的原因,以及进入同济大学工作以来,各自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获得的各种支持及取得的成果。
本届论坛设置一场学校主论坛和22场学院学科分论坛,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等形式,促进相关学科领域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增进学校、学院学科与青年学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济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成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了解同济大学、加盟同济大学的一个重要平台。(文/艾娇 图/江平视频/武毅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第五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主论坛开幕,22场学院学科分论坛开讲
相关推荐
- 首届同济大学校友产业博览会开幕,70家校友企业人工智能展品精彩纷呈
- 左为团队的初步成果揭示病毒首先攻击肺泡
- 转出好作风,办好大实事,校机关扎实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
- 我校举办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座谈会,5名个人、2个集体获表彰
- 章明领衔设计的“绿之丘——杨浦滨江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改造项目”获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
-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认真学习领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精神
- 我校硕士生签署沪高校首份2021届毕业生就业协议,选择回家乡武汉,投身为抗疫作出贡献的国企
- 汪品先院士新著《深海浅说》出版
- 人民日报副总编许正中来校调研
- 同济大学抗疫物资捐往意大利合作伙伴高校
- 同济大学本科生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
- 附属同济医院程黎明教授、朱融融教授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命运预测系统
- 同济大学铁道与磁浮科普实践教育基地被认定为“全国铁路科普教育基地”
- 同济大学获批9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 伍江: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势在必行
- 同济大学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
- 同济大学院校研究数据分析系统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年度技术创新奖”
- 同济大学23门课程入选2021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 继续教育学院推出同舟共济E课堂直播公益培训讲座
- 同济大学这堂特别主题团课的讲台设在武汉方舱医院,约20万名青年学子在线听课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