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峰团队研发出实用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梧桐链”为凤凰筑巢
“截至今年7月,我们和中国宝武联合研发的基于‘梧桐链’上海大宗商品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示范项目已累计服务超过1500家中小企业,融资金额逾500亿,实现资金供应链8级流转。”2020中国工业博览会“梧桐链”区块链底层技术及相关场景展示台前,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马小峰副教授告诉记者。
何谓“梧桐链”?
要说“梧桐链”,还得从区块链说起。所谓区块链(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在对等网络环境下,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构建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实现事务处理的模式创新,有效建立起参与主体间的信任关系,实现点对点的价值转移。“这是工信部对区块链技术给出的定义。”马小峰说,通俗地说,区块链就是一个巢,我们研发的巢叫做“梧桐链”,巢筑好了,也就相当于提供了毛坯房,又叫“底层技术平台”。有了这个毛坯房,房主进来后,“巢”里如何装修,那就是房主自己的事了。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巢”不是商业机构开发的,也就把它和蚂蚁金服、腾讯等商业企业开发的区分开了,这是个第三方底层技术平台。这个平台是由政府、金融机构、产业龙头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力量联合打造的,为信息及数字资产流动打造了一个安全的家,这个“家”中的信息与资产可以实现点对点、去中介、无丢失、防篡改,“发送-到达”便捷、快速、高效。马小峰说,区块链就是转“数字资产”的网络技术。有了区块链,将来除了钱还需要通过银行,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其他有价值的数字证书、信用凭证等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流转、交易了。
“梧桐”树是如何长大的?
马小峰介绍,同济大学2013年便开始了金融科技及区块链研发,2017年与苏州市共建了区块链产学研创新平台,2018年又在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支持下成立上海市区块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行动早、动作快,同济大学的区块链基础技术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柴洪峰院士介绍,因此,同济被邀请参与了《区块链参考架构》标准的起草评审工作,工信部电子标准化研究院2017年5月发布了这个标准。随着网络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的迅猛发展,区块链在这轮技术革命阶段将起到数据组织平台的作用,成为数据组织、机构协同的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建构了对等的网络环境,它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构建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实现事务处理的模式创新,有效建立起参与主体间的信任关系,实现点对点的价值转移。
采访获悉,区块链行业中处于领军地位的同济大学参与的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司法、供应链管理、海关监管、央行征信、股权登记等多个领域。2016年,马小峰团队参与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定货币早期研发计划,先后主持研发了“中国银联-同济区块链测评标准体系及自动化测试平台” 、央行“长三角征信链试点项目”“上海市基于区块链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示范项目”“江苏省区块链司法存证示范项目”等重大战略性前沿项目。2018年6月,依托同济大学马小峰团队建设的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基于区块链的行政执法仪
经过3年多的研发和应用迭代发展,目前“梧桐链”已经通过金融国家过程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信部赛宝实验室、网信办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上海、江苏)等权威测评机构的测评认证,其区块链底层技术在供应链管理、银行、保险、航运物流、海关、司法、政府管理、艺术品交易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梧桐”树长势良好,现已葱郁繁茂
“2017年3月,团队联合海航科技、宝武集团欧冶金服、上海银行、中国银联电子商务与支付研究院等8家企业,对准梧桐链区块链底层技术发起冲锋。”马小峰介绍,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很多商业公司因为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很少投入底层关键技术研发,大学此时就应该站出来,挑起重任,于是我们组成了产学研组织,一起推动自主安全可控的区块链核心底层技术攻关。
经过数年的努力,“梧桐链”已经成功应用于金融、航运物流、社会治理、司法执法等领域。马小峰团队作为底层技术提供者和首席专家,参与建设“上海大宗商品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以中国宝武生态圈为业务场景,以国产自主研发区块链(梧桐链)为技术底层,面向众多中小、民营企业,着力解决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今年7月已累计服务超过1500家中小企业,融资金额逾500亿,实现资金供应链8级流转。
2020年,基于“梧桐链”打造的长三角征信链被选拔为中国人民银行首批拟纳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项目。团队研发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使得征信数据的维度和质量大幅提升,通过平台一次授权便可查询网络中所有征信数据,优质高效地解决了社会信用和金融信用的有效融合问题。
此外,团队牵头支撑证监会区块链试点项目-上海股交中心股权市场区块链试点工作;与中远海运科技紧密合作,实现了区块链技术在航运物流领域的平台化服务,在航运物流供应链、航运电商和航运金融等场景中发挥作用;社会治理方面,首创“梧桐链”技术运用于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中,数据中心甚至还记录了“电池电量”(即录下某一数据时,该设备的电池电量),实时固化保全数据之“全”可见一斑。借助这些“强悍”的技术,“梧桐链”轻松实现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目标。据悉,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在苏州市试点应用并开始全国推广。
航运存证
福彩、体彩等等摇号是高危时刻,有了“梧桐链”的全国首个区块链公证摇号系统,漏洞、灰色地带就没有了。该系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苏州市和天津市的口罩摇号、楼盘购房选房、车位选择和学校招生等多个场景中。
区块链摇号
尤值一提的是,疫情防控期间,该团队联合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共同研发人民数字捐赠溯源平台并在今年3月份上线,由于“梧桐链”具有公开性、去中介、可溯源、不可篡改等优势,确保了慈善的公开透明,受到爱心人士的一致点赞。(程国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马小峰团队研发出实用性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梧桐链”为凤凰筑巢
相关推荐
- 同济大学2020年学生军政训练总结大会举行
- 校领导读书班专题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历史
- 吴志强:从8亿农民到8亿城市人,下一程怎么走
- 以智慧与科技赋能四型机场建设,民航机场智慧发展与科技创新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
-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与同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
- “绿色建造与碳达峰”论坛召开,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绿色建造研究中心”揭牌
- 同济大学两支代表队获第二届沪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
- 校长陈杰为全体同济学子上爱国主义教育大课
- 同济大学中层干部综合治理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开班,陈杰校长作开班辅导报告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济大学2019年学生党支部书记论坛圆满落幕
- 同济大学2020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颁奖,加快推动更多成果转移转化
- 校领导读书班专题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历史
- 同济大学战“疫”青年优秀事迹报告会举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 “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编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校召开
- “我身边的思政课”第九期活动举行
- “以美而育,向美而生”,新生院济美学堂推出学科美育5大专场讲座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同济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 2021年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圆满落幕,3支实践队分赴井冈山、古田、遵义开展实践
- 我校主办首届全国智能建造专业建设暨人才培养研讨会,编制了智能建造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指南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携手图书馆,开展“四史”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启动经典共读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