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编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校召开
9月3日,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主办、同济大学出版社协办的“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编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校召开。丛书编委会主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德学,编委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原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编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吴慧娟,编委会副主任、原国家铁路局副局长陈兰华,编委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编委会副主任、同济大学顾问教授、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顾问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原副市长沈骏主持。来自各参编单位代表、上海市相关委办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等50余人参加会议。
王德学表示,丛书出版时机好,行业跨度大,涉及内容全,编撰质量高,实用又管用,定位很准确,社会效益佳,丛书的政治性、专业性、学术性、可读性、指导性都很强。要做好后续编撰和拓展工作,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向广度、深度、宽度继续拓展,积极应对新业态、新领域、新技术。同时,要善于运用内容进行转化,通过写教材、立学科等方式,做好人才培养,争取社会效益最大化。
徐祖远表示,系统编撰、出版“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是一项“普惠天下、利民安邦”的大计,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希望编撰和出版团队不断转变思维,创新方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角度审视丛书的编撰和出版工作,进一步提升丛书编撰出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沈骏表示,丛书是研究院和出版社共同打造的一项重点工程,倾注了各位编委、各分册编撰团队的大量心血,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会上大家的发言对下一步工作很有帮助,希望编撰和出版团队加以消化吸收,将下阶段工作做得更好。
方守恩表示,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已经在城市风险管理领域做出了不俗的成果。这套丛书的出版将是一个新起点,将构筑一个更开放的平台,吸引更多的相关科研、教育成果,覆盖更多的相关领域,推动相关学科发展。期待接下来有更多、更广泛领域的图书面世,为城市各行业与企业的管理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为培养城市风险管理复合型人才提供辅助,为城市管理出谋划策,为国家的发展助力。
丛书执行总主编、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详细介绍了丛书的编撰情况。在前阶段的编撰工作中,着力体现丛书编撰工作的高质高效,着力突出丛书编撰工作的核心理念,着力汇聚丛书编撰工作的团队合力。目前丛书已策划3期共24本分册,从传统风险和新兴风险出发,以城市风险管理为切入点,着力向各行各业拓展,与时俱进地促进学科发展和科研的交叉融合。下一阶段编撰工作将聚焦各方建议,努力提升品质,聚焦“十四五”国家重点启动出版规划,并聚力做好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
同济大学出版社社长华春荣汇报了丛书出版情况。在编委会、研究院、学校、各参编单位、出版社等多方的通力协作下,丛书第1期10本分册已全部出版,第2、3期也正按照计划稳步推进中。丛书入选“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立项。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将重点围绕打造好“城市风险”出版品牌,保质、按期做好出版工作,加强宣传推广,进一步拓展规模、加强数字融合,推进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丛书英文版事宜。
会上,多位编委代表作了交流讨论,围绕丛书体系拓展、内容的前瞻性与时代性、加强理论提炼与实践应用、关注公共卫生等新领域、研究成果“走出去”等方面,对丛书编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图/江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编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校召开
相关推荐
- 同济大学2020秋季学期社区思政工作研讨会举行
- “中国道路”第四课开讲,副校长雷星晖讲述“中国机遇、国家战略与政策”
- 我校3位教授、3个项目分获第十三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奖项
- 同济团队荣获2019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一二三等奖
- “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首期10本分册集结出版,致力于提升城市风险管理水平
- 同济大学人文社科类项目经费“双破亿”
- “陈从周百年诞辰致敬展”揭幕
- 同济-HIST风景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创新联合团队获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全球竞赛二等奖
- 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启动,同济大学5个专场开讲,打造国际青年学者的学术“嘉年华”
- 同济大学法学院成为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首个研究基地
- 同济大学附属医院6位医务青年分获“银蛇奖”及提名奖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移动直播栏目《听TA说》在渔阳里开讲,在云端创新“四史”学习教育
- 75名学子获颁同济大学2019年光华奖学金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来函感谢程国强教授为做好价格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 刁弥团队在《自然-可持续发展》上发表论文,研究发现网约车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影响尚不显著
- 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⑧∣以纪律建设为保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带领同济学子追逐科研梦想,同济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暨首次代表大会召开
- 校长陈杰受聘为中以(上海)创新园专家指导委员会中方主席
- 探索高校与高中合力育人的新路径,同济大学—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同济实验班”揭牌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