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一盏指引方向、予人希望的灯盏——2020年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学生奖”获得者张萌萌速写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张萌萌这个女孩把自己的大学生活活成了一首诗。最近,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的她获得了2020年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学生奖”。
在老师同学们的眼里,这个“大眼萌妹”是“医学科普达人”,配得上“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
全国第8446例、上海市第45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见过张萌萌的人都会被她的笑容甜到。她身材娇小,未开口眼先笑,林志玲般的娃娃音甜甜嗲嗲,一看就是萌妹妹一枚。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她那柔美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强大勇敢的心。
病床上的张萌萌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
有一张照片记录了这样一个时刻:2019年6月10日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华山医院,一个女孩躺在病床上,手中紧握着粉红色的“星星”一松一紧,左右胳膊轮番上阵,几千毫升盐水滴滴答答输入血管,在她的身边,鲜红的血液顺着长长的管道流入血液分离机,连续6个小时的漫长采集后,她身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被采集起来,输入到另外一个身体里“工作”,来唤醒这个身体的造血机制,挽救他的生命。
在这张照片里,人们记住了这个女孩青春洋溢的笑容,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张照片所记录的场景背后,有多少个难以成眠的夜晚。
连续五天打针、体检、七小时的循环采血、注入动员剂,张萌萌骨骼疼痛,连续高烧,手臂因为长时间循坏采集肿成了“馒头”……很多人敬佩张萌萌的勇气,因为对于一个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没有人比她更清楚捐献产生的身体不适,可是在张萌萌看来,自己“简直太幸运了!”,因为“配型成功概率只有10万分之一,而我就是那10万分之一被选中,让一个生命重燃希望,义不容辞。”
“请叫我29床”“屈服于集落针,怀疑横纹肌溶解”,被称作“戏精”“段子手”的她,在病床上也没忘记耍宝,医护人员、护士小姐姐都喜欢这个“动不动就笑的美少女战士”。
成为造血干细胞捐赠青春形象大使
“我跟造血干细胞捐赠很有缘份。”张萌萌说。大一刚入学那会儿,她积极参加献血并与2016年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干细胞捐献的科普知识,热爱文艺的她和同学一起演话剧,制作动画片,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骨髓捐赠。
有几次在学校表演的情景话剧中,她饰演身患白血病的小朋友患者,亲身感受过对生命的渴望和被捐助的幸运:“也算是事先就感同身受过。”
参与国庆宣传视频录制
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之后,她几乎成了骨髓捐献的形象大使:2019年7月,她参与红十字会国庆宣传MV《我和我的祖国》录制和国际骨髓捐献者日宣传视频录制;8月,由她创作的科普造血干细胞宣传童话剧《小猪佩奇之猪妈妈献髓记》参加上海市医学会青年科普能力大赛,获得优胜奖。9月,她站在同济大学新生论坛上向2019级的新生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在她的影响下,班里的同学纷纷入库,她的室友也已入库。
“捐献对于捐赠者来说是安全的,你看我,现在不是满血复活了!”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了教科书般的捐献科普。
捐赠之后,她的公益之路走得更宽远。在同济,她被聘为“同济大学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大使”,获评“同济大学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在上海,她成为了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志愿者俱乐部成员、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获评2020年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在她的家乡辽宁营口,她还加入了营口市博爱志愿者协会会员,帮助病困群体。
进博会上做医学教育展台的志愿者
愿做一盏指引方向、予人希望的灯盏
疫情发生之前,张萌萌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当实习生,每天给病人检查、插管,忙得两脚不沾地,同时也收获着职业历练与成长。令她最难忘的是有一次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老伴的搀扶下来做遗体捐献,张萌萌陪同并帮助老人一起填写表格。老人知道自己病了很多年,“器官怕是不中用了”,但是“受医学庇护一生,返归来要成为医学的庇护” 。因为在她生病入院期间,在同济医院蒙受了医生护士的照顾,所以她指名要将自己的身体捐给同济大学医学院做教学使用。听了老人一席话,张萌萌大受触动,已获保研资格的她更坚定了自己从医的职业理想和做一名好医生回报社会的决心。
在医院实习给病人做检查
在此次疫情期间,她也没停下公益的脚步。为了帮助大家消除对疫情的恐惧,她和同学联合创办《来问问小医童吧》微信公众号,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文献检索能力整理和科普疫情防护知识,解答疫情及防护相关问题。公众号里,有视频,有漫画,形式活泼有趣,他们的理想“就是想做老人和孩子都看得懂的科普” 。在国外疫情开始时,她主动将防护知识翻译成英语,用邮件发给外国的朋友。
她每年都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两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她带动身边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监督,对于后进的同学多次伸出援手为他们辅导。
“在我济这座最大的‘’灯塔’引路下,愿自己也终将能成为一盏指引方向、予人希望的灯盏,虽微弱,亦有力量。”得知自己获奖后,张萌萌青春的脸庞闪烁着光芒。(李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愿做一盏指引方向、予人希望的灯盏——2020年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学生奖”获得者张萌萌速写
相关推荐
- “追求卓越的同济人”群像
- 2位同济学子获第八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
- 设计创意学院学生设计的一款医疗设备获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奖,可用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
- “数字化地下: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记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朱合华
- 机关开展“同济大学2021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
- 2018年国际学生辅导员培训班结业
- 同济力量助力嫦娥五号完成高难度落月
- 同济导师致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 同济大学与申通地铁集团共建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项目通过验收
- 谆谆教诲 永志不忘——深切怀念袁隆平院士
- 附属东方医院首批三名医生抵达贵阳,指导安顺公交车坠湖事故伤员救治工作
- 同济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会召开
- 校领导读书班专题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历史
- 吕西林院士荣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
- 同济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
- 强基础、重交叉、育栋梁,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再深化,同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启动
-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校长、意大利驻沪领事馆总领事来访我校
- 校党委书记方守恩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
- 同济医科获评4个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和7个先进工作者
- 【澎湃新闻】抗疫日记丨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最后一道防线,致敬不惧凶险舍身向前的勇士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