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风广场命名及释义的通知
关于学风广场命名及释义的通知各单位:学校决定,将我校求是楼西侧的广场命名为学风广场。广场位置,如图片所示。
学风广场
学风广场环境景观与建筑小品的寓意:学风,从广义上讲是全体师生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这正是我校致力于培养“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应有之义,故取名“学风广场”。学风是学校的灵魂,而学风广场上刻有“勤”、“学”、“思”、“信”四字的景观小品正时时刻刻地提醒我们要在这四方面上做出努力。 勤,源于唐代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沈工学子,要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人的一生中最好的读书时间是青少年时期,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为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勤”字不仅劝勉年轻人要勿虚度光阴,及早努力学习,而且也彰显了沈工人追求卓越的奋发精神。学,源于《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认为,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这与我校的办学理念和“理实融合、学用一体”的育人模式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学子们在沈工不仅仅要学习科学理论知识,更要懂得将其学以致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思,源于《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不仅如此,学子们在沈工的学习中,很重要的就是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从而推动创新。信,源于《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沈工学子要以“信”字时刻提醒自己,用诚实守信的态度来对待治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学风。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勤、学、思、信”4个字的意蕴,提示我们要努力形成“勤勉、笃学、深思、践信”的沈工优良学风,从而时刻对师生产生浓厚的文化熏陶,激励沈工人奋发有为,勉励学子成人成才。勤勉,就是要勤劳不懈,以坚持不懈的意志学知识。笃学,就是要专心好学,以笃学笃行的原则做学问。深思,就是要深刻思考,以思考辨析的精神求真理。践信,就是要践言守信,以学术诚信的品格去治学。此外,广场上12根石雕生肖柱,对称依次排开,顶端雕刻精美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时刻流露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从求是楼鱼贯而出的20根通体红色传统灯柱上,均用小篆书写着“沈阳工学院”五个字,不仅点亮了沈工建校二十载的辉煌之路,更增强了沈工人的自豪、自信和认同感与凝聚力;两面古铜色浮雕墙上,镌刻着我校设置的有关学科专业内容的图像,通过把学校育人、专家治学和学子求学的三大教育主题有机融合起来,用艺术的手法将沈工的人文精神凝固、保存下来,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弘扬。综上所述,学风广场必将成为沈阳工学院新的“名片”。 沈阳工学院 2019年1月11日

学风广场环境景观与建筑小品的寓意:学风,从广义上讲是全体师生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这正是我校致力于培养“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应有之义,故取名“学风广场”。学风是学校的灵魂,而学风广场上刻有“勤”、“学”、“思”、“信”四字的景观小品正时时刻刻地提醒我们要在这四方面上做出努力。 勤,源于唐代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沈工学子,要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人的一生中最好的读书时间是青少年时期,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为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勤”字不仅劝勉年轻人要勿虚度光阴,及早努力学习,而且也彰显了沈工人追求卓越的奋发精神。学,源于《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认为,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这与我校的办学理念和“理实融合、学用一体”的育人模式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学子们在沈工不仅仅要学习科学理论知识,更要懂得将其学以致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思,源于《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不仅如此,学子们在沈工的学习中,很重要的就是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从而推动创新。信,源于《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沈工学子要以“信”字时刻提醒自己,用诚实守信的态度来对待治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学风。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勤、学、思、信”4个字的意蕴,提示我们要努力形成“勤勉、笃学、深思、践信”的沈工优良学风,从而时刻对师生产生浓厚的文化熏陶,激励沈工人奋发有为,勉励学子成人成才。勤勉,就是要勤劳不懈,以坚持不懈的意志学知识。笃学,就是要专心好学,以笃学笃行的原则做学问。深思,就是要深刻思考,以思考辨析的精神求真理。践信,就是要践言守信,以学术诚信的品格去治学。此外,广场上12根石雕生肖柱,对称依次排开,顶端雕刻精美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时刻流露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从求是楼鱼贯而出的20根通体红色传统灯柱上,均用小篆书写着“沈阳工学院”五个字,不仅点亮了沈工建校二十载的辉煌之路,更增强了沈工人的自豪、自信和认同感与凝聚力;两面古铜色浮雕墙上,镌刻着我校设置的有关学科专业内容的图像,通过把学校育人、专家治学和学子求学的三大教育主题有机融合起来,用艺术的手法将沈工的人文精神凝固、保存下来,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弘扬。综上所述,学风广场必将成为沈阳工学院新的“名片”。 沈阳工学院 2019年1月11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关于学风广场命名及释义的通知
相关推荐
- 我校召开202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 我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我校校长李康举一行赴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洽谈校企合作
- 我校承办“华为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ICT大赛
- 喜讯:我校在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中获佳绩
- 传承雷锋精神 播撒雷锋种子——学校党委面向师生开展“雷锋精神大讲堂”宣讲活动
- 着眼未来,拓宽视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沈阳工学院跨校修读工作回眸
- 沈阳工学院2019年学生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 我校在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座谈会作交流发言
- 沈阳工学院招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
- 东北大学巩亚东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 沈阳工学院与两所俄罗斯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我校在2020年“TI”杯辽宁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喜获佳绩
- 沈阳工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 “常怀感恩心,共筑沈工梦”主题升旗仪式圆满结束
- 关于2018-2019学年沈阳工学院学生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跨校修读报名的通知
- 学模范事迹 扬利他精神丨沈工青年讲堂开课!
- 我校2名教授获评2020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
- 我校召开“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应用工作推进暨培训会议
- 我校召开2019年红旗党支部评选会
新闻公告
- 学校开展2021年新员工培训 10-21
- 我校举办学科建设专题报告会 10-07
- 李康举校长致2021级新生的欢迎辞 09-14
- 万水千山,相逢沈工——我校喜迎2021级省内新生 09-12
- 沈阳工学院与沈阳机床(集团)举行校企合作洽谈会 09-10
- 我校召开博士、在读博士教师座谈会 09-10
高考招生
- 沈阳工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工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工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工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工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沈阳工学院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
- 沈阳工学院2014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本科) 08-05
-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10三本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