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六医院设立全国首家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开启结直肠癌微创治疗新时代
6月10日上午,全国首家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在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二区正式挂牌。附属第六医院名誉院长汪建平、院长文卫平、院长助理郭学峰及部分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等嘉宾出席挂牌仪式,仪式由肠癌无切口病房负责人、结直肠肛门外科二区主任康亮主持。结直肠癌无切口手术可以实现结直肠患者的最小手术创伤及快速康复,将开启结直肠癌微创治疗的新时代。
康亮教授介绍,腹腔镜手术尽管是微创手术,但仍在腹壁留有伤口,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术后还可能出现切口疼痛、感染,切口疝及切口下肠粘连甚至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对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均有较大影响。因此,附属第六医院围绕结直肠癌患者的需求,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逐步形成了“大肠癌无切口手术”这一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临床特色,将经肛腔镜外科、NOSES技术及全腔镜吻合技术结合,在全腔镜下完成肠管重建,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实现结直肠癌全腔镜无切口手术。
汪建平教授和康亮教授团队在手术中
这种手术利用特殊的医疗装置和腔镜技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来进行,无需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手术时腹部没有任何创伤。自2014年7月,经过盆腔解剖、动物实验、新鲜冰冻尸体实验和伦理审批,新技术准入通过后,汪建平教授在国内系统地开展该术式,已开展近500例腹部无切口手术。康亮教授多次进行大会手术演示和国内外讲学,创下了完全经肛门手术例数最多、首次进行大会演示等多项国内外记录。
院长文卫平表示,“微创”一直是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现代医疗除了着眼于“治好病”之外,还一直关注着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让患者有尊严的活着等内容。医院对肠癌无切口病房寄予厚望。
名誉院长汪建平表示,附属第六医院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每年收治肠癌例数最多的医院之一,一直关注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作为国内最早系统开展经肛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医院,附属第六医院拥有全国首家大肠癌无切口病房挂牌科室,值得祝贺。开拓精神是六院的文化内涵之一,也是结直肠肛门外科的传统,未来六院人将会继续秉持守真、福祉当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附属第六医院设立全国首家结直肠癌无切口病房,开启结直肠癌微创治疗新时代
相关推荐
- 【立德树人】严肃谨慎,严格慎密,测试中心倾心服务全校师生
- 【榜样的力量】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记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周倩
- 高校组团聚合力 旅游帮扶促振兴——中山大学成功承办“高校旅游帮扶联盟”云论坛暨专题培训
- 肿瘤防治中心开展首次“一对多”远程微创介入指导手术
- 【党史学习教育】传播与设计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 连续8年第9次玉树“光明行” 中山眼科中心为决胜脱贫攻坚做出医疗扶贫新成绩
- 我校附属第三医院举行“学党史悟思想、守纪律铸忠诚”纪律教育学习月动员会议暨专题警示教育
- 【我们众志成城】肿瘤防治中心:使命如磐控疫情,初心不泯抗肿瘤
- 我校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成立暨宣讲团成员聘任仪式
- 【发扬五四精神】管理学院师生学习践行百年五四精神
-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俊同志出席物理学院物理系教工党支部党员大会
- 校党委副书记国亚萍带队赴云南省凤庆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调研
- 中山大学计算机校友会成立大会暨李岳生计算机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圆满成功
- 2019海峡两岸暨港澳金融科技青年学者论坛在我校举办
- 【春季工作会议?学习篇】国际金融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2019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我国综合性能最强海洋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命名下水
- 铭记遵义会议精神,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 我校纪委全委会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
- 附属第六医院举行第二批援藏医疗队奔赴林芝欢送会
- 【五个融合】培育创新之才,铸就生命之魂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