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领衔的关于晚期结直肠癌临床实践的研究入选2018年国内十大医学研究
近日,中国医学论坛报发布了2018年国内十大医学新闻,确定了2018年国内十大医学事件(政策)和2018年国内十大医学研究。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领衔的中日韩研究者团队开展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入选2018年国内十大医学研究。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近10年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2015年城市人口新发结直肠癌病例数达 26 万人,在所有恶性肿瘤中高居第5位。结直肠癌起病隐匿,我国肠癌早期确诊的比例仅为5%~10%。早期结直肠癌可以通过手术治愈, 5 年生存率可达90%。而对于不可手术治愈的晚期结直肠癌,全身性化疗为首选治疗手段。然而,即便通过全身性化疗控制,晚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仍不足 10%。
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基于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的双药联合化疗方案(简称FOLFIRI)是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的标准化疗方案之一。然而,该方案需进行每两周一次、长达46小时的输液,并且治疗前患者需接受中心静脉插管的手术,应用极为不便。
我校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领衔的中日韩研究者团队开展的一项大型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显示,改良XELIRI方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不劣于标准FOLFIRI方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伊立替康,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且耐受性更好,应用更为方便,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有望成为亚洲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新的标准化疗方案。论文3月16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杂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领衔的关于晚期结直肠癌临床实践的研究入选2018年国内十大医学研究
相关推荐
- 罗俊校长参加首届中国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学术会议
- 【新时期 新中大】聚天下英才,建一流队伍
- 第十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开幕
- 中山大学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 【“十三五”回顾】心系患者,守护生命——肿瘤防治中心创建国际一流
-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顺利完成学生搬迁工作
- 【主题教育 ? 行动篇】我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
-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我校农学院强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 我校喜获全国计算机类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一等奖
- 我校简茂球教授获“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称号
- 资讯管理学院曹树金教授团队荣获全国保密系统保密宣传教育理论研究类作品一等奖
- 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意识形态工作
- 【榜样的力量】与时俱进 不懈奋斗——记产业集团陈盛荣
- 【春季会·学习篇】党委统战部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顺利举行
- 我校举办第六期校情通报会
- 喜讯!中大学子在2021年CCF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中创历史佳绩
- 2018年学位成礼仪式顺利举行
- 筑梦湾区 共创未来
- 第五届亚洲医学人文菁英训练营成功举办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