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 新中大】聚天下英才,建一流队伍
编者按:
2015年以来,学校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办学特色。为了进一步凝聚师生对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的共识,展现学校新时期的新内涵与新气象,塑造创新进取、奋发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在图书馆前文化长廊橱窗设置“新时期 新中大”展览。本展览从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事人才、校园规划、国际合作、信息化建设、统一战线、工会建设、离退休工作十个方面,展现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概况。为了形成线上、线下全方位的立体传播,学校新闻网于近期开设“新时期 新中大”专栏,以对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进行同步展播。
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立德树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人才倍增”计划,聚天下英才,树立人才发展新理念,充分尊重人才成长发展规律,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平台和宽厚的环境,引导全校形成“人皆伯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凝心聚力”的人才工作氛围。
我校2019年人才工作会议
一、人才汇聚效应凸显
专任教师及科研人员队伍的数量有显著提升。2015年至2019年8月,学校新引进各类人才逾5000余人,其中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400余人,到校900余人,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学术精英新增人数位居全国前列。学校着力打造“人才蓄水池”,截至目前,学校共有专职研究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共计2368人。
2015-2019年我校人才引进数据
二、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引进人才及专职研究队伍的质量显著提升。各类人才的学缘结构更加丰富,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人才占比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占比超过62%;在人才引进评价中,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惯性,更加注重人才自身潜力,为学术训练有素且有巨大科研潜力的年轻人提供了机遇。
三、引进人才成果显著
各类引进人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类项目申报中表现突出。
2015—2018年各类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情况
2015—2018年各类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情况
近三年,我校博士后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入选人员逐年增加,成绩优异。2019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的获得者人数显著增加,对比2018年,同比增长39%,共142人获得面上资助,排名全国第2位。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基金项目立项数逐年稳步增加,2017年9人入选;2018年19人入选;2019年,包括站前项目在内,合计66人入选特别资助项目,位列全国第1位!
我校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人数统计
我校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人数统计
四、人才服务质量提升
学校注重提升人才服务质量,协调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为落实学校相关政策,解决人才在校工作的后顾之忧,学校推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报到服务,专人跟进协调引进人才办理入职手续、安排住房、薪酬启动、子女入学等工作生活条件的保障,免去了引进人才往返多部门办理手续的焦虑,提升了引进人才初次到校的报到体验。利用新媒体,提供办事流程指引、政策解读等可供“掌上”查阅的方式,方便引进人才随时掌握最新资讯,为引进人才提供更“智慧”、更“走心”的服务,让“手续多在网上跑,人才少在线下跑”。
人才报到流程
人才到校可享贴心服务
学校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不断探索人才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延揽海外优秀人才,倾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合力推动人才发展,持续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创新能力和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人才发展办公室”,及时了解最新人才信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时期 新中大】聚天下英才,建一流队伍
相关推荐
- 【聚焦升学深造】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全面促进本科生升学深造——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推进升学深造工作纪实
- 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教授荣获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 【我为群众办实事】坚持公益,发挥专长,守卫健康
- 生命科学学院承办2018年“全国高校生物学野外实践教学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研讨会
- 中山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常态化对接会第二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场举办
- 【秋季会·学习篇】纪委办公室监察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 【聚焦研究生教育】明确方向 提升质量 培养公共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 我校举办2018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前沿管理研究国际研讨会
- 【院长书记第一课】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陈曾平院长、李庆泉副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传播与设计学院:深学细悟学党史 真抓实干开新局
- 举办第十一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
- “古愚荷心——朱谦之先生遗作文献展”开幕
- 我校师生参加南方电网公司与中山大学学习交流促进会
- 我校2020年第二期青年人才红色教育研讨班开班动员会顺利举行
- 【聚焦研究生教育】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学习贯彻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三校区五校园·搬迁】附属第八医院研究生搬入深圳学生公寓
- 【院长书记第一课】土木工程学院曹新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我校学子在第十三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中获佳绩
-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因果推断和评估学术交流会在我校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
- 【五个融合】思政引领,凝心聚力,培育哲学拔尖人才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