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校长出席2020粤港澳高校联盟线上年会暨校长论坛
中大新闻网广州7月14日电(通讯员梅琳)2020粤港澳高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线上年会暨校长论坛日前圆满举办。本次论坛主题“迎难而上,迈步前行——后疫情时期联盟如何继续推进大湾区协同创新与教育发展”。会议探讨了联盟如何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团结一起,化“危”为“机”,也体现了联盟院校积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湾区打造为国际科创中心和国际教育示范区的决心和魄力。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永吉、香港中联办教育科技部部长蒋建湘、澳门中联办教青部副部长洪波、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广东省科技厅交流合作处处长吴汉荣、香港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澳门高等教育局副局长曾冠雄、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等来自相关政府部门及粤港澳三地40所高校代表共计近200人线上参加了本次会议。
徐永吉常务副主任在嘉宾致辞中指出,要进一步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成员高校应认真学习落实纲要和意见精神,一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在教育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发挥引领作用,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教育对外开放高地;二要不断提升各类学科专业能力,培养造就更多专业人才发明创新能力,促进大湾区内学生交流互动,把人才联合培养落到实处,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人才培养高地;三要进一步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人才、科技、信息的融合,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协同创新高地;四要探索具有国际特色的创新创业机制、运作模式与环境,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高地,为三地青年梦想起飞提供广阔平台。
朱超华副厅长在发言中指出,粤港澳高校联盟自成立以来自觉承担起推动粤港澳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取得了喜人的成就。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支持联盟工作并提供经费资助。朱超华副厅长深信,在国家教育部、港澳中联办的关心指导下,在粤港澳三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粤港澳高校联盟定能充分发挥优势,不断挖掘湾区高等教育合作潜力,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强大支撑。
联盟理事长、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在大会报告中提出,过去一年,在国家和三地政府部门亲切关怀下,在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联盟积极促进湾区高校的交流合作,致力推动三地科教的深度融合,开展了扩规模、建制度、强合作、重创新、促融合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联盟也概莫能外。对于联盟下一步工作重点,罗俊校长进行了部署,联盟工作需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后疫情时期联盟合作取得新成效,一要突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二要重视联盟成员院校间以及不同联盟间合作方式的创新性,三要加强联盟发展的开放性。继续发挥高校联盟优势,引领湾区协同创新发展,在通往世界一流高校集群的征途上扬帆起航,奋笔书写湾区教科合作的新篇章。
在分论坛环节,段崇智校长与宋永华校长作为主持分别与联盟三地院校代表就“后疫情时期联盟如何继续推进大湾区协同创新”和“后疫情时期联盟如何继续推进大湾区教育发展”两个议题进行研讨交流。各参会代表也纷纷就如何发挥自身院校办学特色和联盟作用,为在后疫情时代继续推动湾区协同创新和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的最后,联盟理事长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作总结致辞。罗俊校长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的落脚点在于学生,高校工作者应以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为工作的主要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冠疫情的情况下,联盟高校应对学生有更多的关爱,教育学生对未来的发展要充满信心,携手学生共克时艰。粤港澳大湾区应是对外开放的,作为湾区高校联盟,我们应该主动拥抱世界、走向世界,和世界高校实现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在教科领域助力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大会期间,在联盟框架下由中山大学、暨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大学和香港理工学院共建的“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举行了创盟签约仪式,联盟院校学术交流合作的内涵和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
联盟同期召开本年度理事会,审议通过新增入盟院校3所,分别为(排名不分先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审议通过组建新专业联盟10个,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物联网显示联盟、粤港澳高校生物电子学联盟、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粤港澳高校会计联盟、粤港澳高校工科联盟、粤港澳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粤港澳高校质量联盟、粤港澳高校交叉科学计算与理论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生态工程联盟、粤港澳高校机器人科技联盟。以及审议通过了《在粤港澳高校联盟框架下组建专业联盟的规范指引》。
粤港澳高校联盟于2016年底正式成立,由我校发起并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作为副理事长单位,目前已有三地共计40所成员院校入盟。联盟旨在为三地院校搭建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深化三地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在教育领域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鼓励三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未来我校将积极响应《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和要求,继续发挥我校在大湾区教科事业的牵头引领作用,依托联盟平台牵手湾区更多高水平大学共同推进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罗俊校长出席2020粤港澳高校联盟线上年会暨校长论坛
相关推荐
- 【聚焦春季工作会议】化学学院传达学习学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 【“十三五”巡礼】善良、求真、创新,中山眼科中心奔跑在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
-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吴颖彤在国际权威生态学刊物发表文章
- 牢记总书记嘱托——中大护理人学习总书记国际护士节讲话感言录
- 我校农学院开展暑期“红色寻访,多彩乡村”调研活动
- 【中大援疆故事】附属第七医院超声科医师梁璇坤圆满完成援疆任务
- 【聚焦研究生教育】物理学院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聚焦升学深造】法学院:坚持目标导向,推进三全育人,助力学生学业发展和升学深造
- 【我为群众办实事】小举措、新提升——机关党委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
- 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成守珍入选“中国好护士”
- 【主题教育 ? 行动篇】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以“三个结合”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传播与设计学院:深学细悟学党史 真抓实干开新局
- 【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篇】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扎实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
- 附属六院完成世界首例生物补片重建直肠壁缺损手术
-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子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佳绩
- 我校侨联三名成员当选广东省侨联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 2019年第三届广东省生物信息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教授入选“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
- 程步一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讲思想政治理论课 勉励广大师生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奉献青春和智慧
- 【2019秋季会?笔谈篇(二)】建设新时代新农科 引领未来农业发展——关于农学院“三大建设”的一些思考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