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六院完成世界首例生物补片重建直肠壁缺损手术
我校附属六院肛肠外科任东林教授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运用了生物补片为一女性患者重建了直肠壁缺损,经过术后3、6、9个月的追踪复查,直肠壁缺损修补成功,新直肠功能良好,解决了困扰患者十多年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复杂性直肠阴道瘘、直肠重度管状狭窄”问题。患者及家属对新的生活质量非常满意。
来自福建今年50岁的吴姨在恶性肿瘤术后相关系列并发症,反复手术,求医十一年后终于来到中山六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找到著名肛肠外科专家任东林教授。经过非常严密细致的检查,任东林教授给吴姨下了个较为全面的诊断:直肠癌术后;直肠吻合口瘘;中上段直肠重度管状狭窄;高位直肠阴道瘘;回肠造口重度脱垂;小肠、盆腔粘连。
在术式选择的过程中,任东林教授团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否决了一个又一个方案。在认真详细评估病情,反复思考讨论后,任东林教授决定选择了一种既能有效暴露病灶处理病变,又能最大程度保护病人功能的手术入路:经骶尾正中矢状入路。经此入路可以保留或重建耻骨直肠肌环,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排便功能。此外,经此入路,能将手术范围向上延伸到直肠中段,可以充分暴露直肠、阴道、尿道,可提供更好的手术显露与更大的操作空间,完成盆底生殖隔的成形与修复。但是此手术入路对许多术者相对陌生,对术者要求极高,既要有扎实的解剖基础,又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胆识;且该入路有较高的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直肠皮肤瘘、肛门括约肌障碍等。
经过周密的准备后,吴姨接受了手术,显露病灶后,看到直肠狭窄段几乎被纤维疤痕取代,清除吻合口瘢痕、骨盆直肠间隙炎性瘘道后,远近端直肠对合张力大,直肠后壁缺损长度大于5cm,怎么办?而远近端肠管粘连固定无法游离。如果肠壁连续性无法恢复重建,将意味着病人可能面临永久造口的状态,任东林教授在结合自己多年丰富临床实践的心得,借鉴生物补片修复阴道壁,实现功能重建的经验,果断采用了——生物补片修补直肠壁缺损的方法。经过术后3、6、9个月的严密随访,直肠阴道瘘及直肠壁缺损修补重建效果非常成功,确定肠壁连续性恢复并通畅后,顺利关瘘。
经查文献,这是世界上首例运用生物补片重建直肠壁大面积缺损成功的病例。任东林教授也指出,这种创新性的修补方式将为未来肠道修复、重建等治疗起到参考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附属六院完成世界首例生物补片重建直肠壁缺损手术
相关推荐
- 【春季会·笔谈篇】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卓越人才
- 许瑞生副省长探望我校历史学系李坚老师
- 日均一台疑难手术 “巧手”守护喀什同胞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十四·五”发展战略专家咨询会在我校召开
- 中国政治学会2018年年会在我校举办
- 【抗疫群英谱】附属第三医院段孟岐:做中大“平安”队长
- 【主题教育 ? 行动篇】附属第五医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大会
- 我校5名学子及1名教练将参加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 【扶贫之路】同心戮力谋发展 合力攻坚谱新篇
- 我校肿瘤防治中心贾卫华教授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 我校召开东校园学生安全工作专题会
- 【2019毕业巡礼】资讯管理学院举行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2019年学位授予仪式
- 我校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在“2018年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决赛中获佳绩
-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张嘉极一行来我校调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
- 【抗疫群英谱】为国为民,附属第三医院护理专家陈妙霞再赴前线担重任
- 【院长书记第一课】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舒跃龙院长、汪宗芳副书记讲授思想政治第一课
- 我校参加2018年全省学校秋季开学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视频会议
- 韩国驻华大使卢英敏先生来访我校并发表演讲
- 我校高水平男子排球队在CUVA南方赛区夺冠
- 政策法规与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端论坛在中山大学成功举办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珠海校区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 03-16
- 【中国科学报】辣椒摄入对血管钙化的保护机制获揭示 03-14
- 我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03-14
高考招生
- 中山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山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