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致远学者研究计划”师生交流会举办
2018年11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创新研究中心(ZIRC)在闵行校区转化医学大楼举行2019年“致远学者研究计划”师生交流会。“致远荣誉计划”近150名本科生,上海中学近10名高中生与来自于上海交大理工生农医科14个学院研究所50余位活跃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程、量子通信、功能材料、机器学习、基因治疗、免疫调控、流体力学等领域学术前沿的教授学者齐聚一堂,共享这场学术盛宴。自2016年成立以来,ZIRC坚持定期举办大型师生交流会,为交大教授提供了一个与众多致远学子近距离接触交流的机会,也为正要实现自己科学梦想而勇敢前行的致远学子们提供了一个与教授们初建学术联系的平台。本次活动也延续了往年的传统,以“21世纪工程科学的14大挑战(美国工程科学院发布)”、“当今世界面临的125个科学前沿问题(Science 期刊发布)”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题,激励致远学子直面难题、投身学术、勇于创新与创造。
师生交流会由致远学院副院长夏伟梁教授主持。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讲席教授、ZIRC常务副主任邵志峰以“致远学者研究计划概要”为题,重点介绍了“致远学者研究计划”的核心目标、组织概况、申请流程和评审重点,并简要总结了首批结题项目的研究成果。首届“致远荣誉计划”毕业生王子昭(工科方向)和孙轲(物理学方向)各自带领本科生研究小组,加入“致远学者研究计划”,分别以“高效界面能量转换机制及应用研究”和“面向大尺度量子计算的大规模光子关联测量获取与处理”开展为期两年的“致远学者项目”。王子昭同学主持的项目在由U21大学联盟主办的2018年全球创新挑战赛中获得最高奖,孙轲同学参与实现最大规模光量子计算芯片,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了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和Nature photonics上。邵志峰期待同学们能在这次交流会中,打破学科壁垒,积极与参会教授交流互动,并将这样的学术联系保持下去,凝练研究方向,以“致远学者研究计划”为起点,开启自己的学术之路。最后,邵志峰向到场教授与同学们介绍了新近落成于思源楼四楼的ZIRC中心实验室,并代表实验室全体成员欢迎各位同学预约使用、自由探索。
交流会上布满了导师们的学术介绍海报,同学们一一浏览,并发掘自己的兴趣所在,纷纷与参会教授进行零距离的热烈讨论,表达了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干劲。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讲席教授高维强与同学们分享了利用单细胞测序方法研究上皮组织谱系发育、肿瘤干细胞、肿瘤耐药、转移的分子特征和细胞类型、以及类器官培养与体内肿瘤发生发展模型等学术前沿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科交叉,探索医学难题。
农业与生物学院薛红卫教授鼓励同学们提早进入实验室,在课堂学习之余挤出时间观摩并参与实验。不畏难、不退缩,在熟悉实验的过程中,取得对科学研究更深入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朱燕民教授以身边最常见的“新兴交通工具“——共享单车为例,分享了他利用大数据挖掘方法预测共享单车在城镇分布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深入启发同学们去思考要如何来利用大数据工具来预测共享单车在偏远城市的投放效应,激励同学们用自己科研成果来为我国偏远地区的人民造福。
物理与天文学院特别研究员张文涛介绍了量子材料前沿研究成果,简要解释了电子能带结构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散射测定不同空间位置上电子的能动量、角动量的研究方法,生动分析了量子材料与常规材料的差异。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ZIRC能源材料方向责任教授邓涛向同学们传达了”应当将创新的意识深入到血液里“的观点。他从自己的留学体验出发,勉励”致远荣誉计划学生“在夯实自己的学科基础上,积极培养自身创新能力,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主动思考如何创新。
在这场师生交流会上,同学们一个个近距离大范围接触各学科教授,进行自由热烈的发言,随时就学科领域前沿问题的思考向教授提出疑问并及时得到了回答,在交流中吸取并感悟教授对理论研究和工程问题的独到见解,现场气氛轻松自在,却不乏激情与创意的碰撞。教授们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在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鼓励同学们把握机会,发挥学校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在交叉学科中探索创新。
本次活动中同学们与教授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交流了科研的兴趣,同学们也对此次活动发布的科学前沿和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发表了各自的观点。2017级计算机科学方向叶卓杨同学与来自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和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多位教授深入交流,此次交流会给他的最大体会是不同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论可能是相似的,所以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令人耳目一新。2017级生命科学方向同学刘帅表示,医学院张良教授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深深地激起了他对特异性分子药物的兴趣。2017级化学方向张振同学表示,本次师生交流会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教授们身上洋溢着的创新精神,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汪洪教授所提出的问题“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如何用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来突破材料设计的现有瓶颈“印象尤为深刻,并感悟时代的特殊性赋予了科研新的意义。
致远学院副院长夏伟梁教授在会后表示,本次参会教授均为学术造诣深厚的讲席教授、特聘教授,以及近年来在学科前沿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的青年学者,并志愿担任2019年“致远学者研究计划”顾问导师,致远学院师生及ZIRC全体成员对于老师们能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来到交流会现场而表示衷心感谢。此次交流会与教育部于今年10月颁布的拔尖计划2.0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拔尖计划2.0强调: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19年“致远学者研究计划”师生交流会举办
相关推荐
- 海德堡大学孔子学院纪念成立10周年
- 校领导参加深圳虚拟大学园联席会
- 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朱伟航校董聘任仪式
- 交大出版社9个项目入选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 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交响”新年论坛暨“安泰视界”年度盛典举行
- 上海交通大学“致敬最美逆行者慰问金”启动
- 上海交大常务副校长丁奎岭一行调研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文博楼各单位集体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
- 上海交通大学-健之佳捐赠签约仪式举行
- 上海交大2021年春季学期国际化能力建设专题工作会议召开
- 耶鲁大学副校长Pericles Lewis访问上海交大
- [党史学习教育]上海交通大学2019级学生军训团举行党史教育专题讲座
- “对话长三角”主题沙龙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 巴黎高科学院收到众多法方合作伙伴关心慰问
- 《风雨故人来——陈佩秋文献作品展》在上海交大开幕
- 校领导出席“盛宣怀与实业强国”学术研讨会并看望常州校友
- 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海交大陆铭教授出席并发言
- 上海交大四位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来校调研
新闻公告
- 四位交医人获第四届“上海最美女医师奖” 03-17
- [战疫进行时]在交大,有这样一群志愿者 03-15
- [战疫进行时]交大战疫日志 03-14
- [战疫进行时]同学们,交大老师被你们暖到了! 03-14
- [战疫进行时]37个人每天与30吨垃圾的较量 03-14
- [战疫进行时]校友积极捐赠支持母校疫情防控工作 03-14
高考招生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3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